2011-10-18 01:13:26
進口鐵礦石價格的加速下跌,讓越來越多的國內鋼企有了重談礦價的底氣。
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進口鐵礦石價格的加速下跌,讓越來越多的國內鋼企有了重談礦價的底氣。
“我們是有這個想法,跟礦山重新商談一下四季度的定價,(因為)按現在市場的價格走勢,合約價要比現貨礦的價格高出很多。”昨日(10月17日),北方一家要求不具名的大型鋼企內部人士稱,據其了解,不止一家國內鋼企認為有必要向礦商要求重新談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援引外媒近日報道稱,鑒于市場價格下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經計劃下調2011年第四季度與中國鋼鐵企業的鐵礦石合同價格。
事實上,已經運行一年之久的鐵礦石季度定價模式,如今看來,仍然充滿著博弈和爭議。
協議噸價超現貨價10美元
據路透社近日報道稱,“由于鐵礦石現貨價格跌至2010年11月以來低位,中國鋼廠正尋求推遲出貨,或對第四季鐵礦石合約進行重新協商。”
10月17日,這一消息得到了北方一家大型中國鋼企內部人士的確認。但該企業人士同日并未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具體鋼廠的名稱等更多內容。
同日,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四季度價格打算重新談的不在少數,“主要原因還是國內大中型鋼廠多已處于虧損狀態,部分鋼廠打算推遲采購”。
記者了解到,中國鋼企之所以不滿四季度的合約價,似乎有理可循。據國內知名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最新監測,10月17日,鋼材全國平均價格繼續下跌。其中,HRB335Φ25mm螺紋鋼4589元/噸,下跌36元/噸;HRB400Φ25mm螺紋鋼4756元/噸,下跌39元/噸;HPB235Φ6.5mm高線4777元/噸,下跌41元/噸。
受制于中國鋼材市場需求疲軟,進口鐵礦石價格在節后加速下跌,“目前63.5%印度粉礦外盤報價在166美元/噸,較節前下跌14美元/噸,創下了年內新低點”。而按照目前已在運行的季度定價,國際礦商與中國鋼廠的四季度鐵礦石報價則要超出175美元/噸。
“因為指數定價開始就是礦商方面強推的,現在供需關系改變了,其中一方要求按另一種方式進行合作,應該是可以商談的。”邱躍成表示。他同時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在的行情看,鐵礦石價格還會繼續下跌。
河北一家民營鋼企采購人士認為,國內大鋼廠理應聯合起來,采取“抱團”談判的方式。“雖然無法改變國內鋼廠為三大礦山‘打工’的地位,但是鋼廠通過這種方式,或許會使三大礦山重新考慮中國國內鋼廠的處境,會在利益上作出一定讓步”。
淡水河谷改變規則?
不管最終能否重新談判,礦商感受到壓力已是不爭的事實。
外媒近日報道稱,鑒于市場價格下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經計劃下調2011年第四季度與中國鋼鐵企業的鐵礦石合同價格。“中國企業不愿意繼續支付上述合同價格,淡水河谷遂通過信件作出了上述提議。”該媒體并未透露具體調整方案。
昨日,有長期從事鐵礦石進出口貿易的企業人士反映稱,“淡水河谷已經提出了一個想法,打算四季度按10、11、12月份三個月的指數定價,等于是一個現貨價格。”
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淡水河谷這一 “調整”尚未得到官方確認。“已經收到了您的采訪郵件并及時轉交給了淡水河谷總部,但目前還有從總部收到這方面的信息,需要進一步求證。”同日下午,淡水河谷公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目前不便向外界做出更多評論。
“淡水河谷一直堅持季度定價,現在很多鋼廠提出要求重新談判,它的壓力應該比較大,有可能會采取一些措施。”邱躍成表示,最終雙方會有一個認可的方案出來。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自季度定價模式以來,淡水河谷已不再自己宣布定價,“我們已經與全部的客戶達成協議,建立了鐵礦石季度價格機制,并以中國現貨市場價格指數為基準。”
同日,此前多次聲稱希望實行更為短期合約的另一礦商必和必拓同樣保持了低調,稱對涉及中國客戶的信息不做評論。
季度定價利弊同現
已經運行一年之久的鐵礦石季度定價模式,如今看來,仍然充滿著博弈和爭議。“礦價下跌時,指數定價對國內鋼廠是有利的,但在礦價上升時期,會使鋼廠很難把握采購節奏,從而增加了運營難度。”中國鋼材網分析師田新晗稱。
中鋼協此前調研發現,季度定價已是國內鋼廠所能接受的最短周期,否則將對鋼廠的生產經營造成很大影響。“由于三大礦處于壟斷地位,季度價有時候反映真正的供需關系,這使得國內鋼企能接受的礦價與礦商提供的價格相差太大。”田新晗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