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0 01:19:03
最累的是A股股民——難得的“十一”假期,難得清閑,難以輕松。
走親訪友時要提防他人問起股市傷心事;閑在家里忍不住還想進進股吧,看有沒有關于自己股票的最新消息;躺著看電視也不由得調到財經頻道關注一下長假期間外圍市場是好是壞……
遺憾的是,苦熬了9天的我們,等來了好消息了嗎?
一家鮮為中國股民知曉的歐洲銀行——德克夏銀行極有可能成為2011年最大的黑天鵝。
目前,德克夏銀行已經被形容成歐洲的雷曼兄弟,其危機遠非是政府刻意強調的個案,而極有可能成為歐債主權危機正式向歐洲銀行危機過渡的標志。
由于包括德克夏銀行在內的歐洲銀行、美國銀行大量持有歐元區國家政府債券,一旦歐債危機惡化,歐美乃至全球的銀行業難逃連鎖反應。
如此,歐債危機將會跳出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后時代”的定義,演變成2011年新一輪金融危機的標志。
另一方面,“占領華爾街”運動正如火如荼地擴散。如果該示威活動升級,勢必會影響政治的決策。日前備受關注的人民幣匯率法案,不就是美國政府對沖就業矛盾的籌碼嗎?
繼陜煤股份、中國水電確定即將上市后,中郵速遞等也傳出將上會的消息。在股民憤而退市、市場一片質疑聲中,新股發行,特別是大盤股發行卻逆市加快。
當新股圈錢兇猛,新股破發也再次增多。今年以來的第三次破發潮正在形成,這或將導致滬指2319點朝不保夕。
所有的市場聲音均指向利空,這為即將到來的10月埋下了隱憂。不過,歷史經驗依舊不斷地提醒著我們,10月往往會有大反彈。
從中期因素來看,成品油的降價、溫總理“當前物價已經穩定下來”的表態,將給本周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一針興奮劑——CPI回落已無爭議,政策緊縮難現。
有如溫州,高利貸危機只是緩和并非解除,在通脹穩定的情況下,未來的貨幣政策出現放松的可能性又在增加;當樓市“金九銀十”徹底落空,無路可走的資金會否將垂青一次已經愁云慘淡的股市呢?這些中長期因素,都有走好的跡象。前提是,短期利空能否真的得以消化。
10月之前的屢次反彈,都無疾而終;10月開門行情卻可能存在驚喜。
不過,驚喜過后的多頭還會遭到短期利空因素的打壓,2319點一線依舊面臨各種心理考驗。油價的初次下調雖不能改變如今宏觀調控的味道,但是否能成為點點星火,讓政策重新站在多頭一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