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2 01:08:30
國務院常務會議昨日宣布,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作出修改,在現有資源稅從量定額計征基礎上增加從價定率的計征辦法,調整原油、天然氣等品目資源稅稅率。
每經記者 陳舒揚 張昊發自北京、成都
經過一年多的試水,資源稅改革提速在即。國務院常務會議昨日(9月21日)宣布,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作出修改,在現有資源稅從量定額計征基礎上增加從價定率的計征辦法,調整原油、天然氣等品目資源稅稅率。
相關資料顯示,從量計征是指以征稅對象的銷售數量,按照固定稅額標準來計征;從價計征即按照征稅對象的銷售金額來計征。隨著資源價格的持續飆升,按從量方法計征的資源稅占資源價格的比例已變得非常低。
反映在資本市場上,業內分析認為,上述政策將對資源板塊造成沖擊,而新能源板塊或因替代作用從中受益。
煤炭或接棒資源稅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資源稅改方案中,原油和天然氣的資源稅“從價定率”后的稅率為5%~10%。
在上個月末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國家發改委關于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節約能源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的報告,已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印發給了常委會組成人員。
這份報告中,提到了通過健全稅收政策來健全節能市場機制,即推進資源稅費改革,將原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稅由從量征收改為從價征收,并適當提高稅負水平。
不過,在坊間流傳的新的方案中,煤炭仍采取從量計征,只是定額從原先的每噸0.3元到5元小幅提升為每噸0.3元到8元。
2010年6月1日,新疆率先進行資源稅改革,原油、天然氣資源稅實行從價計征,稅率為5%。2010年12月1日起,又將石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推廣到西部地區的12個省、區、市。
山西省此前也表示,“十二期間,將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推進煤炭行業資源稅從價征收試點工作。
暗示通脹可控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曾表示,資源稅的意義不僅在于增加地方收入,更在于其有經濟杠桿作用,可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不過,新資源稅將對擁有較多原油天然氣資源的企業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據悉,中石油、中石化已經聯合提出,資源稅從量改為從價后,希望取消或減征石油特別收益金。
以去年全國原油產量1.89億噸為例,從量計征資源稅約為53億元;而從價計征在5%的稅率下,石油資源稅將達472.5億元。不過專家表示,由于資源稅規模較小,無法成為省級財政的主要稅收來源。
事實上,資源稅改革一直面臨著如何選擇合適時間窗口的問題。今年以來CPI一路高漲,其中工業消費品價格上升對推高CPI的作用不容忽視。在這個時候推進資源稅改,也被市場人士認為,高層對“控通脹”抱有很大信心。
利好新能源板塊
某券商行業分析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按照目前原油價格看,實施從價計征可能對相關企業的影響還不算大,但從長遠來看,原油價格應該是保持上漲的趨勢,因而對企業是利空的,如果價格維持低位乃至下跌,從價計征則可解讀為利好。
煤炭和稀土前期對從價征收預期較高,目前仍未明確將這兩個品種納入。上述分析師對此表示,煤炭和稀土從價征收的預期落空,可能有投資者解讀為利好。但目前煤炭的從價征收已在新疆實行,而本次原油已正式被納入從價征收范圍,相信下一個品種應該就是煤炭。若從這一層面理解,今日資本市場可能還是會對煤炭及稀土板塊作出利空反應。
“短期來看,其他資源品種包括有色金屬等實施的可能性還不大,但從趨勢上看,今后應該都會實施從價征收。”某大型券商行業研究員表示,實施從價計征給傳統企業帶來成本的增長外,反過來新能源上市公司如金晶科技(600586,SH)、特變電工(600089,SH)、天威保變(600550,SH)等由于替代作用無疑將會從中受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