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30 01:49:36
美國經濟遭遇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黑八月”:先是股市連番下跌,后是信用評級被下調,而民主共和兩黨也由于經濟的低迷而爭端不斷。
全世界都在猜測美國經濟究竟出了什么問題?已走進人們視線的QE3近期會不會真的出臺?針對美國經濟問題,中國應該警惕些什么?
帶著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和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等3名位知名經濟學家,為讀者揭秘飄搖中的美國經濟。
美國深陷政經雙重危機NBD:美國經濟增長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丁一凡:美國經濟目前的實際困難在于,它的債務增長極限已經非常大了,這種情況下如果使用凱恩斯的方法去刺激經濟已經很難再行得通,因為市場上投資者會擔心你的總量增長太大、太快,如果再去刺激,讓增量更大,可能會在很短一段時間內無法產生利潤用于還債,這樣就可能產生債務危機。
NBD:往壞了說,是不是美國經濟有二次探底的可能?
張禮卿:如果說將來美國政府確實按照它所承諾的那樣削減開支,那么未來十年的經濟增長就有很強的收縮壓力。另外,最近的宏觀經濟數據也表明,美國復蘇仍然非常微弱,失業率還很高,實際上和年初比起來,現在的經濟是不如年初的,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
NBD:歐美雙債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如何?
張禮卿:總體來講,美國金融市場對全球經濟金融穩定的影響肯定要大于歐洲,不僅因為它的總量大于歐洲,更因為這是美元的特殊地位所決定的。如果美債危機持續發展,那么美元貶值可能很難避免,由此會對初級產品市場產生巨大的沖擊。而歐洲債務危機最近也在升級,意大利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也陷入危機,加上美債和歐債又攪在了一起,這讓外界對經濟前景越來越擔心。
NBD:今年的美國財政赤字預估接近1.3萬億美元,您怎么看待美國的財政赤字問題?
丁一凡:這個事情非常矛盾。縮減財政赤字意味著減少支出,但奧巴馬又暗示9月份會推出經濟刺激政策,通過增加政府投資刺激經濟,這也和縮減財政赤字是相違背的。怎么會有經濟體一邊增加投資一邊縮減赤字呢?
另外,減少財政對老百姓的投入就會引起社會不公的現象,并引起了他們極大的反感。歷史上沒有一個美國總統在失業率超過7.2%時還能成功連任,現在美國的失業率已經超過9%了,這注定奧巴馬的連任之路將非常艱難,但另一方面共和黨似乎又沒有一個能與之抗衡的人,所以美國的政治、經濟都面臨著危機。
美國推出QE3的可能有多大?NBD:為擺脫經濟頹勢,美國推出QE3的可能性有多大?
丁一凡:QE3就是所謂的量化寬松,也就是說定量印鈔票,這種做法美國政府前一陣子已經做了兩次,如果市場不穩定的話,有可能會繼續沿用該政策。
NBD:推出QE3應該也是美聯儲迫不得已吧?
左小蕾:這一次美國提高債務上限方案里提出要減少政府支出、緊縮財政赤字,這個方案本身是不是能夠不違約值得懷疑,因為你沒有實體經濟支持,沒有未來財政收入擴大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財政政策推動經濟會顯得無能為力。基于此,美國政府會有很大的概率來動用貨幣政策這一板斧。在零利率的條件下,除了量化寬松也沒有別的政策空間。
NBD:QE3作用會如何?
丁一凡:目前還難以預測,但發鈔票只能起一個暫時穩定市場的作用,它對刺激經濟回穩、回升沒有特別的作用。第一次、第二次量化寬松政策也證明了其作用非常有限。
中國需如何應對?NBD:美國的現狀會怎樣影響中國?
丁一凡:首先是債務問題。中國是美債最大的持有者,美債的貶值意味著中國的債權會縮水。
NBD:第二個是不是就是輸入型通脹壓力的問題?
丁一凡:對,通脹和美元貶值有直接關系,如果美國再放出所謂第三波量化寬松,確實會引起更大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會引起更大的通脹,中國不可避免會受到巨大的沖擊。
左小蕾:美國上調債務上限緩解了各國對美債違約的擔憂。但從中長期看來,美國此舉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本國經濟發展的問題,這種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難以使經濟走出低谷,因此對我國的外匯儲備和匯率來說都存在著較大變數,并將影響到國內宏觀經濟形勢。
NBD:中國需要怎樣應對呢?
丁一凡:我認為有兩點:第一要保持一個從緊的貨幣政策,這樣就能有效遏制通貨膨脹。必須認識到一個問題,美國依然在衰退區間,中國則在增長區間,我們不能像美國的政策那樣寬松,通貨膨脹對我國經濟的傷害更大。
第二就是人民幣應該升值,不能將人民幣升值作為壞事來看待,一個國家幣值越高,越具有購買力這是好事情,不僅有利于進口,而且對于人民幣的快速國際化也有很大幫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