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07-29 14:24:12
渤海灣油田漏油事故已過去近兩個月,相關的損害賠償依然沒有進展。國家海洋局監測發現,事發地有溢油出現,污染海域面積增大。
每經網北京7月29日電 每經記者 喻春來
據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7月28日發布的監視監測結果顯示,蓬萊19-3油田B、C平臺仍有油花溢出,附近海域同樣發現溢油帶。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向康菲公司下發通知,責令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于8月31日前徹底排查并切斷溢油源。
7月27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通過衛星、飛機、船舶、陸岸等立體監視監測手段對蓬萊19-3油田B、C平臺及其周邊海域進行了監視監測。根據中國海監執法人員現場值守結果顯示,除B平臺B23井、B37井實施人工放壓外,B、C平臺其它生產井、回注井、注水井均為關閉狀態。
綜合中國海監15船、17船、18船監視情況和海監執法人員現場值守情況確定,B平臺溢油點仍有油花/氣泡間歇性溢出,附近發現多條油帶;C平臺附近仍有油花持續溢出,平均每分鐘20-70個不等,24小時溢出量約2.52升。附近海域同樣發現油帶。
而根據當日的衛星遙感數據解譯分析結果顯示:在蓬萊油田東部海域發現溢油帶,總面積約4.6平方千米。中國海監18船前往核查,也發現了3條銀灰色帶狀油膜,技術人員對油膜進行了取樣分析,含油量較輕。
北海監測中心監測人員乘船在溢油附近海域通過對24個監測站點的水質監測與評價結果為7月27日,蓬萊19-3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類濃度最大值為118ug/L,超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平均值為37.6ug/L,污染海域面積較前幾日有所增大,海水石油類濃度與前幾日監測結果變化不大。底層水體石油類濃度較高,有75%的站位底層石油類濃度超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位于蓬萊19-3油田C平臺以南海域及北側局部海域。
石油類濃度垂向分布呈底層大于10米層、10米層大于表層的特征。另,監測發現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海底油污清理過程中,清理作業點附近區域海水石油類濃度繼續升高,局部區域海水環境受到石油類污染,7月22日至今海底油污清理現場及附近海域均出現石油類濃度超第二海水水質標準的現象。
鑒于以上監視監測結果,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向康菲公司下發通知,責成其繼續對海面溢油進行有效圍控、處置和清理,具體要求安排專門的值守船,對B平臺、集油罩附近海域實施24小時監視,發現溢油立即清理,發現新的溢油點立即進行排查。同時,再次要求康菲公司加快落實國家海洋局要求的“兩個徹底”,即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于8月31日前徹底排查并切斷溢油源,徹底排查并消除再次發生溢油的風險。
新聞鏈接:
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合作開發的渤海灣蓬萊19-3號油田6月4日起發生漏油事故。7月5日,國家海洋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相關情況,認定康菲公司系主要責任人。國家海洋局向康菲公司下發通知,責成其繼續對海面溢油進行清理。
7月19日,來自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消息稱,"在遼寧綏中東戴河浴場沿岸長約4公里岸段發現少量零星油污顆粒,另在河北京唐港淺水灣浴場西側長約300米岸段發現零星、已風化油污顆粒。經中國海監北海區檢驗鑒定中心分析鑒定,兩處油污均來自蓬萊19-3油田。"
漏油事件發生后,除了主管機關對康菲公司的20萬元罰款,相關的損害賠償依然沒有進展。
7月24日,河北樂亭漁業協會透露,蓬萊的漏油已到達樂亭。6月20日左右,樂亭近160戶養殖戶發現養殖的扇貝等海產品大面積的死亡,扇貝苗死亡率高達70%。該協會預計損失達3.5億元,目前養殖戶已計劃自籌資金聘請律師向中海油和康菲石油索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