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5 01:28:51
短短一個月內,3個在中國互聯網市場響當當的名字——淘寶、京東和當當網分別與醫藥流通扯上了關系。近日,當當網CEO李國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當當網已經在積極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申請網上賣藥的許可證。”而據市場人士透露,合作的對象很可能是國內藥企老大國藥控股(01099,HK)。
對于業界盛傳的國藥 “牽手”當當網進軍醫藥B2C領域的說法,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愛民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還暫時沒有意向性的協議,一切都還在探討之中。我們在和包括當當在內的多家企業進行該領域的探討和接觸。當然,也不排除會和當當網合作。”
此外,吳愛民還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時間點,“我們計劃今年年內能夠將B2C這塊正式推出,這其中也不排除我們自建網上B2C渠道去做。”
此前,有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當當網與國藥控股的獨家戰略合作協商已經進入最后階段,雙方的合作暫不涉及資本層面,國藥控股將為當當網直接提供保健品產品。對于國家規定的藥品,當當網則會直接跳轉到國藥控股的電子商務平臺。”對于B2C渠道的建設和發展計劃,吳愛民坦言,“目前國藥內部正在進行內部工作上的協調”。而關于現階段內部實施的進展及選擇合作伙伴的具體標準,吳愛民并未透露。
相較于國藥方面明確表示“進軍B2C”的意愿,當當網方面的官方說辭卻有著戲劇化的變化。
昨日(7月14日),當當網公關負責人葉小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對于這塊消息了解不多,暫時不方便回復。”而就在此前不久,當當網董事長俞渝方才表示“短期內不考慮跟進醫藥B2C領域”,180度的轉變與其CEO李國慶及內部人士向媒體表示的“準備積極參與”的態度完全不同。
“增加一個品類,一點都不難,當當有這么多的庫房。我們現在沒動,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從藥監局拿到許可證,也就是經營資質”,李國慶曾表示。當當網方面的諱莫如深,可能源于其目前尚未取得 《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這一賣藥許可。
藥房網首席執行官秦國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知名互聯網企業熱衷于醫藥零售,其實背后是有著國家政策在引導和支持的。現在取得相應售藥資質并不是最困難的,如果搭建起一支醫藥電子商務的執行團隊才是一大考驗。“畢竟賣藥不是賣書或電子產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