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4 01:08:08
“央企和跨國公司還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的主力,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民企在這個過程中數量很少,評分也很低”,近期發布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基準報告》顯示。作為國民經濟的生力軍,民企在社會責任方面為何“跛腳”?
民企社會責任得分偏低截至2010年年底,中央企業中已有50多家企業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比2009年增加19家。國資委研究局副局長楚序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國資委正考慮搭建一個央企社會責任的評價體系,從而更好地促進央企履行社會責任,“根據計劃,121家中央企業明年都要對外公布社會責任報告”。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不同類型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主要是因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和開展社會責任實踐的能力有所不同,領袖型企業在社會責任各個領域的表現均要好于成長型企業。不同所有者的企業在社會責任實踐中各有優勢和特點,國有企業在總體上居于領先地位,其次為外資及港澳臺企業,民營企業的總體得分偏低?!敝袊鐣茖W院學部主席團主席、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理事長陳佳貴說。
社會責任需要激勵造成中小民企在社會責任發展領域“跛腳”的原因是什么?
中德貿易可持續發展與企業行為規范項目高級項目經理愛德華告訴記者,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體現得不是很好,主要是現在對民企的激勵不夠好,因此,需要為他們提供激勵措施,改善他們的表現,“過去的激勵措施主要是來自外部,現在的激勵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內部,來自政府或者說是‘十二五’規劃,更多是來自消費者”。
愛德華認為,從長期來看,如果想說服民營企業提高企業社會責任,“需要讓企業社會責任有市場價值,要讓企業主認為如果他們好好體現社會責任,會為他們最終帶來經濟上的好處,最重要的是可以幫助他們提高企業聲譽,聲譽就是品牌”。
作為地方政府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第一個發布者,上海浦東新區經委投資管理處副處長張炎明認為,“政府有制定政策的權力,在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過程時,政府應主動為企業提供服務,制定可行意見”。比如,“稅務、工商登記以及海關商檢等方面要有具體優惠和扶持政策等”。
觀 點巴斯夫關志華:重要的是培養企業社會責任氛圍 “多年以后,當我們喝牛奶的時候,希望能知道那頭奶牛的名字”,巴斯夫大中華區管理董事會董事長關志華日前表示,“實際上可追溯技術已經很成熟了,現在的情況是技術存在,但是沒有社會環境或者氛圍來帶動,整個食品供應鏈領域還沒有建立起一套科學的社會責任體系”,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發展方興未艾,在探索過程中,“軟約束到硬約束有一個轉變的過程,現在這個轉變正在悄悄地發生”,關志華說。“現在很多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平臺都在鼓勵企業的社會責任,最重要的是培養一個氛圍??沙掷m發展變成了一個時代契機,正在擴大影響范圍。有一個可喜的情況是中國民營企業關注CSR正在形成一個明顯的趨勢,由原來的東部數量多、頻率大,逐步擴大影響,中部、西部的民營企業在CSR數量上也有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很快,雖然質量不是特別好,但是至少全國上下都有一個共同的氛圍了?!标P志華說,不過,“很多CSR的質量正在向專業和深度進步”。
曾有很多企業找到關志華說,“我們也希望能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有所體現,但是我們不知道怎么去做”。關志華說,“通過企業協會影響企業會員是一個特別好的方式,最核心的是需要領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