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1 01:14:34
歷經多年,鞍鋼重組福建三鋼終于等來一紙批文。
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大鞍鋼”體系如愿再添新丁——福建三鋼。
工信部6月17日發布消息稱,原則同意鞍鋼集團與福建三鋼的聯合重組方案。鞍鋼集團方面隨即確認了此消息。不過,三鋼閩光(002110,前收盤價9.19元)昨日(6月20日)發布公告稱,目前,三鋼集團尚未收大批有關上述消息的正式文件。
行業人士分析稱,隨著鞍鋼與福建三鋼聯合重組方案的獲批,代表著鞍鋼以東北為大本營,落子東南、西南,“一手抓資源,一手拓市場,在中國鋼鐵行業的版圖上構建的兼并重組‘大三角’已經初具規模”。
等待多年后重組獲批
歷經多年,鞍鋼重組福建三鋼終于等來一紙批文。
6月15日,工信部正式函復福建省政府和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原則同意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與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重組方案”。
工信部復函要求福建省、鞍鋼和三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切實做好淘汰落后和控制總量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聯合重組,實現重組各方利益最大化。“鞍鋼與三鋼聯合重組符合國家有關文件要求,符合國家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戰略部署,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產業升級。”工信部在其網站發文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鞍鋼集團多年前就曾與福建省簽署框架協議但當時未能如愿完成福建三鋼的重組。另據三鋼閩光去年底發布公告稱,重組方案待工信部批準實施后,三鋼集團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鞍鋼集團,三鋼閩光的實際控制人將由福建冶金(控股)變更為鞍鋼集團。
昨日(6月20日),中國鋼材網資深分析師秦芬芬稱,重組獲批對三鋼的發展有非常積極的影響,“重組之后,鞍鋼會投資建設年產100萬~200萬噸的冷軋項目,有利于三鋼產品的橫向發展,此外,福建省曾礙于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未能實施600萬噸的鋼鐵項目計劃,也將在鞍鋼的幫助下達成。”
公開信息顯示,作為福建鋼鐵龍頭企業,三鋼閩光為省內唯一一家采用焦化和燒結、連鑄的長流程鋼鐵生產企業,粗鋼綜合產能達400萬噸,占據全省半壁江山。
“大鞍鋼”協同效應初顯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鞍鋼集團、福建三鋼粗鋼產量分別為4028萬噸、560萬噸。市場預期,此次重組將跟“大鞍鋼”的已有布局產生較大的協同效應。
記者從鞍鋼集團了解到,鞍鋼集團與攀鋼集團聯合重組于去年5月就已獲國資委同意,重組后,新設立鞍鋼集團公司作為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攀鋼集團有限公司的母公司。
剛從鞍鋼股份(000898,收盤價6.74元)調研回來的宏源證券分析師趙麗明表示,“在本次重組中,攀鋼釩鈦實現主業由鋼鐵生產向礦產資源、有色金屬產業的轉型,鞍鋼集團將攀鋼釩鈦作為自己未來的礦業平臺。由于鞍鋼集團公司戰略布局改變,鞍鋼股份主業將專注于鋼鐵生產和深加工業務。”
據悉,“大鞍鋼”下的三鋼將立足鋼材生產,加強鋼材深加工,滿足省內鋼材需求。“鞍鋼莆田100萬噸冷軋項目建設期為兩年半,該項目有望在2012下半年投產,屆時將會形成70萬噸冷軋板和30萬噸鍍鋅板產能。”
冷軋鋼板產品主要為小轎車外板、家電板等高附加值產品。其中,汽車外板生產技術難度大,目前我國只有寶鋼、鞍鋼等少數鋼鐵企業少量生產。“福建周圍的浙江、廣東的汽車工業和家電工業都比較發達,所以鞍鋼布局東南,也是看好省內及周邊省市的鋼材需求。”長期對重組保持關注的中國鋼材網分析師田新晗稱。
記者采訪了解到,對于鞍鋼來說,其重組三鋼意在搶占福建“供不應求”的鋼材市場,據悉,福建省目前擁有1000萬噸左右的鋼鐵產能,而正常市場需求則達到1500萬噸,省內供求缺口500萬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