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9 01:40:31
在此背景下,靠天吃飯的券商們日子也不好過。
每經記者 王硯丹
2011年5月對于A股市場股民來說,并不是一個讓人愉悅的月份。受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高企雙重影響,上證指數連續破位暴跌,月跌幅近6%,成交量也出現明顯減少。
在此背景下,靠天吃飯的券商們日子也不好過。近期,上市券商開始如期公布5月營收月報,毫無意外的,絕大多數券商5月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
兩家券商虧損
截至今日(6月9日),15家A股上市券商中,共有12家公布了5月月報。其中僅有光大證券一家業績環比正增長——5月光大證券實現凈利潤2.09億元(母公司數據,下同),較4月增長24%。其余9家公司5月業績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東北證券(000686,收盤價18.68元)、西南證券(600369,收盤價11.87元)甚至各出現了6960萬元和1.12億元的單月凈虧損。而中信證券(600030,收盤價12.48元)、海通證券(600837,收盤價8.97元)等業績環比降幅也多在70%~90%之間。廣發證券(000776,收盤價33.70元)情況稍好,5月實現凈利潤1.48億元,較4月下滑35%。
北京一位券商行業分析師指出,在目前的業務結構下,影響券商業績彈性最重要的因素是投行和自營,特別是自營。經紀業務收入和利潤也會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市場好的時候成交量大,券商手續費收入相對多一些;但是與自營和投行相比,經紀業務波動幅度仍然平穩得多。
投行業務助力光大證券
以西南證券為例,該公司在公告中坦言,5月出現超過億元虧損最主要原因是“證券市場5月份大幅調整,公司自營業務浮虧較大”。而東北證券雖未說明具體原因,但是上述分析師指出,從東北證券歷來激進的投資風格,以及歷史財務數據來看,公司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常常表現較其他券商更差,因此5月虧損是在情理之中。
根據東北證券一季報,雖然一季度公司出售了部分交易性金融資產,但是截至3月31日,其市值仍然高達9.75億元,占公司凈資產的近三分之一。而其前十大證券投資全部為股票,第一重倉股攀鋼釩鈦(000629,收盤價11.65元)持股數量高達600萬股。而攀鋼釩鈦5月跌幅高達18%,如果東北證券未及時清倉,那么其損失可謂慘重。
值得一提的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業績表現最好的光大證券則明顯受益于投行業務。Wind資訊統計顯示,5月光大證券有3個IPO項目成功完成網上申購,分別是金運激光(300220,收盤價30.17元)、正海磁材(300224,收盤價23.84元)和雙星新材(002585,收盤價45.74元),共為光大證券貢獻保薦及承銷費用2.11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