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9 01:40:22
理工監測今年1月19日推出股權激勵方案之時,曾因為39.76元/股的授予價格僅僅是草案公布前2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79.51元/股)的50%,而被各方戲稱為“半價”股權激勵。但是,就是這樣一份當初看上去頗有些“送紅包”嫌疑的方案,卻在今日突然被公司主動撤回。
理工監測今日 (6月9日)公告稱,董事會撤回《首期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對于撤回原因,理工監測表示,自股權激勵草案披露至今,公司股價下挫至授予價格附近,加上央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并加息,致使現有激勵對象購買限制性股票的成本大幅上升,風險急劇加大,為公司首期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帶來一定困難。另外,理工監測也提出,新進入公司的人才也有激勵的需要。
按照當初公布的計劃,理工監測原計劃以39.67元/股的授予價格,向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人員共計52人授予限制性股票200萬股。
授予價格仍低于股價實際上,在理工監測之前,已經有雙林股份 (300100,收盤價18.30元)、中能電氣(300062,收盤價13.41元)等一些次新股因為種種原因主動撤銷股權激勵方案。但是,像理工監測這樣明確提出“股價下挫至授予價格附近”這一理由的倒很少見。更為特殊的是,理工監測當初定下的39.76元/股的授予價格僅僅是草案公布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一半,即使是這樣,在公司股價從年初的80元一線連番暴跌之后,依舊逼近了授予價格。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截至昨日收盤,即使考慮實施10派3分紅方案的影響,當前股價依舊明顯高于當初的授予價格。業內人士擔憂,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撤回激勵方案,或許傳遞出其對股價缺乏信心的負面信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發現,除了理工監測提出的理由外,公司今年能否達到業績解鎖條件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為按照當初的方案,激勵對象每次申請限制性股票解鎖的業績條件為,以2010年凈利潤為基數,2011年至2014年相對于2010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于20%、45%、75%、110%。但是由于加大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導致研發費用大幅上升,收到的政府補貼較上年同期減少等原因,理工監測今年一季度就已經虧損508.54萬元,并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變動幅度在-10%~20%,這無疑加大了達到行權業績標準的難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