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3 01:36:36
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副董事長、總經理柳紅衛6月2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天津文交所正在制定新的交易規則,將在專家審核后公布。
此前有媒體報出消息稱,國務院擬整頓產權交易所,主要針對交易所內份額交易、交易所內股權交易超200名股東上限等違法違規行為。天津、鄭州文交所都在整頓之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傳真到中國證監會要求采訪,沒有得到回答;之后,記者又給天津市金融辦打電話,同樣遭到回絕。
天津文交所5月31日發布公告稱:“鑒于前階段的交易狀況,結合有關監管部門意見,經過各方專家的反復研究論證,本所即將公布修訂后的交易規則和藝術品上市計劃。”柳紅衛表示,這次的修整方案是一個整體方案,將從根本上改變原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份額交易本身不會發生變化,將采取標準化的交易模式。但是未來的交易標的份額的大小,可能要做出調整,適當提高交易門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送郵件給柳紅衛希望了解更詳細的情況,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其回應。
從三月份到四月份,記者調查發現,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第一大股東天津濟川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第二大股東天津泰運天成投資有限公司都是沒有辦公地點的房地產公司。盡管其法定代表人不一樣,但辦理工商登記手續卻是同一人所為。
一位熟悉天津文交所董事長陳玉的相關人士6月2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際上文交所的兩大私人公司股東都由陳玉成立,“最開始是屠春岸 (天津文交所創始人之一)寫出策劃方案,找到了陳玉,他說只用一家公司作為股東,顯得不好,就成立了另外的公司,沒想到被這么關注。”
該人士告訴記者,他看到了最近媒體的報道,證監會是管股票的,文交所的藝術品份額交易不是股票,證監會管不著。“天津、鄭州等地的文交所老總我都很熟悉,作為一個最初規則的設計者,看到文交所出這么多問題,我希望在未來能夠走得好一點。”
不過投資者一直沒有放棄賺錢的機會。“今天我在跌停板買了1萬股。”來自浙江的藝術品“股票”投資人小T(化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隨著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5月31日公告即將有新規則和新藝術品上市。
而在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投資人的QQ群上,山東臨沂的一名投資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購買了一點點粉鉆,“這個月應該能拉起來,封停的籌碼一天比一天松。”
根據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公布的月報,2011年4月,天津文交所一直由于股東的身份問題飽受新聞媒體的關注,引起巨大關注的《燕塞秋》和《黃河咆哮》兩只藝術品“股票”跌停,但新上市的8只藝術品“股票”一路看漲;到5月份,所有10只藝術品股票全部進入跌停狀態。而從交易額來看,5月份的交易額普遍在4月份的一半以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