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2 01:16:14
據錢元超介紹,整個5月,他的七個環道里1億多尾等待出產的四大家魚魚苗都因缺氧死亡,直接損失十多萬元。
“鄱陽湖受災面積305萬畝,湖上15000條漁船,1~5月份船均減收2.71萬元,平均減幅82.8%。”昨日(6月1日)下午,江西省漁業局副調研員易建平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干旱給鄱陽湖沿湖流域的漁民造成了巨大損失,也給鄱陽湖的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影響。
據統計,截至5月27日,江西省漁業受災面積1370萬畝,其中,養殖業受災面積達400多萬畝,占全省養殖面積的63%;捕撈業受災面積970萬畝,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7.14億元。
鄱陽湖漁民“上岸”沿著鄱陽湖而建的九江市星子縣湖濱路,每天都有很大的人流量。摩的司機戴建華大部分時間都在這條路上載客。就在兩個月前,他還在對面的湖面上以打魚為生。
“你看,現在湖面成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無魚可捕了。”戴建華稱,干旱天氣,湖面越來越小了,本來此時正是盛產小龍蝦的季節,也因為湖汊裸露,小龍蝦沒有生長的地方,比往年要少八成。
為了生活,戴建華一個月以前買了輛摩托車,轉行干起了跑摩的活兒。“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漁民,紛紛轉行了,有的去了工地,有的去了采沙場。”戴建華說。
自去年冬季枯水季節以來,鄱陽湖流域持續干旱天氣,鄱陽湖湖口水位一直在9米左右徘徊,5月初曾降至8米多。鄱陽湖漁政局環資科科長黃春根表示,極端的天氣讓鄱陽湖根本囤不住水,水面只有歷史同期的2/3。每年3~6月份是魚類的繁殖產卵季節,此時鄱陽湖的湖汊大面積裸露在外面,導致魚類繁殖受到嚴重影響。
“占鄱陽湖魚產量70%的鯉魚、鯽魚的繁殖將會受到很大影響,不僅導致現在無魚可捕,還將會影響到下半年的產量。”據黃春根介紹,鄱陽湖漁民將面臨漁業捕撈急劇減少,生活困難的境地。
江西漁業損失慘重1~5月,江西省降雨異常偏少,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春夏連旱。
數據顯示,在漁業主產區南昌、九江等五市,降雨均較常年偏少七成以上。其中,南昌平均降雨量為20毫米,僅為多年均值的15%。受此影響,江西省主要江河水位持續偏低,鄱陽湖湖水容積為7.4億立方米,僅為歷史同期均值的13%。
易建平分析,干旱給江西漁業帶來的損失主要在水產養殖、漁民捕撈、魚苗和漁業生態環境等四個方面。
截至5月27日,江西水產養殖受災面積達400多萬畝,占全省養殖面積的63%。其中,重災面積80萬畝,主要以池塘為主,占全省養殖面積的27%。干旱造成江西省水產品損失10萬余噸,其中,5月份就損失6萬余噸,直接經濟損失達13億元。據易建平介紹,加上鄱陽湖損失的4.14億元,江西漁業的實際損失超過17億元。
/相關新聞/湖北干旱加重“電荒”企業擔憂提前“拉限”每經記者 劉曉杰 發自武漢 在一陣匆匆而過的小雨后,湖北業已成災的大干旱繼續“烤”驗著這片大地。由于缺乏有效降水,長江支流各座水電站基本上處于 “無水可用”的尷尬境地。對于趨緊的用電形勢,湖北省內企業,尤其是高耗能類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落空的水電計劃或導致今夏“拉閘限電”提前來襲,“往年一般都是七八月份接到停產通知,今年估計會提前”。
水電企業“無水可用”由于今年罕見的持續干旱,湖北多地上月中旬就提前突破40℃高溫。在此境況下,湖北自5月上旬受今夏第一波持續高溫天氣影響,省電網用電量同比增長20%以上。
與此同時,這場50年一遇的旱災導致水電企業基本上陷于無水可用困境。根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年1~4月,湖北轄區內的長江、清江、漢江等流域的水庫入庫水量,均比往年同期減少六至八成。
對于當前嚴峻的形勢,湖北省電力公司一位負責人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就直言,“今年罕見的三季連旱,不僅使湖北部分水利工程發電用水減少,而且還導致電煤運輸通道不暢,電煤到貨總體入不敷出,庫存持續下降。”據悉,由于支持下游抗旱放水,湖北省水電站靜態蓄能值已在半個月內銳減5億度以上,該省今夏缺電已基本成定局。
高耗能企業憂限電根據國家發改委通知要求,自昨日起,湖北開始執行新的電價上調方案:火電上網價格每千瓦時(度)上調2分錢,水電上網價不變;銷售電價每度上調2分錢,居民生活用電和躉售用電價格保持不變。
與上漲的用電價格相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目前生產經營情況正常,湖北企業,尤其是部分高耗能企業已經開始擔憂旱情導致“電荒”加劇。
“漲價是我們已經預料到的,但公司最害怕的是政府出通知限制我們生產用電,設備閑置停產給企業帶來的壓力更大。”湖北華祥水泥有限公司負責人夏杰表示。和夏杰的擔心一樣,數位接受記者采訪的高耗能型企業負責人都坦承,“擔心今年限電政策會提前實施”。
以生產純堿等化工原料為主的上市公司雙環科技(000707),也有類似的考慮。公司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公司現在是滿負荷生產,因為我們畢竟是本地重點保護企業,用電這一塊還是有保證的。”不過,這位工作人員也認為,如果全省電荒進一步加劇,后期可能還是會受一定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