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05-06 10:51:09
每經網5月6日杭州電(每經記者 徐杰) 昨日(5月5日),杭州主城區宅地出讓在配建保障性房的新規則下啟動,這是5個月來杭州主城區第一次宅地出讓,同時也是新規則下的首次出讓,競拍結果顯示,兩宗地均沒有觸及政府部門設定的“合理價”上限,最后冷清收場。
所競拍的有三宗土地,其中二宗需要配建保障性房,這兩宗土地分別位于西轉塘和濱江,根據掛牌文件的出讓條件,住宅部分,需配建至少10%的保障房,而且性質被明確為公共租賃住房,轉塘地塊:地上住宅建筑面積不大于24728.5平方米,需至少配建公租房2473平方米;濱江地塊:地上住宅建筑面積不大于66400.8平方米,需至少配建公租房6440平方米。這兩宗土地的起價分別為4546元/平方米和 6219元/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保障房配建面積作出要求外,掛牌文件還規定了保障房裝修標準,公租房的的平均裝修費用均≥300元/平方米。
按照新規則,本次掛牌宗地設定合理的土地上限價格,當競買人報價達到合理土地上限價格時,不再接受更高報價,轉為在此價格基礎上通過現場投報配建保障性住房面積的程序并按投報面積最高者確定競得人。
然而,備受關注的新規則下的杭州出城區宅地卻出現了與關注度相左的“冷場”。
競拍結果顯示,兩宗土地分別以樓面價4674元/平米和樓面價7459元/平米成交,溢價率分別只有2.8%和26.9%;未觸及政府設定的“合理價”上限,這也意味著,這兩宗宅地出讓沒有進入保障房競拍程序,參與競拍的開發商也非常少,均只有兩家開發商參與,知名的開發商均未參加競拍。
住在杭州網首席評論員丁建剛對此評論認為,在這樣背景下的土地出讓,關注度極高,但最終出讓結果顯示開發商比較謹慎的,既有對當前形勢的謹慎,也有對新規則適應的謹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