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4 07:16:04
高成長、高估值,這原本是掛在創業板頭上的“光環”,如今卻成了壓制它們的一座大山。
每經記者 劉明濤
高成長、高估值,這原本是掛在創業板頭上的“光環”,如今卻成了壓制它們的一座大山。
2010年年報業績報憂,成為引發創業板暴跌的導火索,從1100點跌至1000點,用時不到15個交易日,投資者恐慌,個股慘跌,新股破發,整個創業板一片狼藉。經過暴風驟雨般的快速下跌后,創業板指在1000點上下來來回回,走得極為忐忑。俗話說,久盤必跌,創業板指后市是否還有可以操作的空間?
不過,從歷史運行情況來看,創業板曾經三次跌破1000點后均有過反彈行情。那么,此次還會讓歷史上演嗎?看來,一切都充滿了懸念。
/市場表現/
千點徘徊反彈或困難
1003點、994點、1008點、1010點、1004點……
近一周以來,創業板指始終在1000點附近窄幅震蕩,周四成交量雖有所放大,但是仍無法有效實現突破,這種走勢令人糾結。
歷史上已有三次反彈經歷,這一次創業板能否否極泰來?不少市場人士、私募以及分析師對創業板走強表示了一定擔憂,但也指出其中或許藏有機會。
四度回落1000點
今年3月15日,成為創業板指又一道分水嶺:幾輪強有力的殺跌后,創業板指于3月30日回到1000點附近,而整個4月期間,創業板年報不給力、限售股解禁以及股東減持一直困擾著整個板塊,因此指數自然也是難以走強。
統計數據顯示,4月以來,創業板指微跌0.36%,而同期上證指數漲幅為2.81%。另外,4月份里,創業板日均成交金額僅為51.87億元,低于3月份的水平——日均成交額78.74億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經過一輪下跌之后,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已經降至51.74倍,雖然與主板市場相比依然偏高,但對于創業板來說,已經處于一個歷史低位。
通過4月以來創業板個股的走勢來看,它們的表現較為平淡,只有王亞偉買入的天晟新材漲幅超過16%,達到16.69%,表現最為搶眼。其他個股中,漲幅超過10%的寥寥無幾,分別為樂視網、萊美藥業、東軟載波、中能電氣以及賽為智能。個股漲幅不大,繼續下跌的個股卻不少,4月以來有135只個股處于下跌狀態,占比超過65%。
雖然年報不盡如人意,但是從目前披露的一季報來看,創業板整體情況似乎已有所好轉。截至4月21日晚,已有71家創業板公司公布一季報,共實現營業收入80.08億元,同比增長73.60%;實現凈利潤13.16億元,同比增長80%,遠遠超過整個A股已經披露一季報的534家公司的平均增幅。
另外,與中小板相比,創業板目前也是大幅勝出。數據顯示,已公布一季報的中小企業板公司有202家,共實現營業收入789.97億元,同比增長36%,實現凈利潤73.25億元,同比增長25%。
已處于區間底部
業績似乎有所好轉,整體估值重心也在不斷下移,這是否能讓創業板重新起航呢?
廣東斯達克投資總經理、著名私募基金經理黎仕禹告訴記者,“首先,創業板個股本身在一級市場上定位相對比較高,因此在二級市場就必然要經過一定的整理消化。其次,創業板個股的上市標準沒有主板嚴格,資質參差不齊,那么上市的一到兩年里,表現分化也就很自然??傮w來說,市場仍然需要一段時間去釋放一級市場的高估壓力,同時需要時間去甄選具有真正成長能力的公司。”
談到未來創業板會如何走,黎仕禹認為,“目前創業板靜態估值大概在50倍左右,個人認為還是相對高估了,未來仍需要時間去消化整理,整體走出獨立行情不太可能。從時間尺度上看,中短期仍會維持震蕩形態。從中長線的角度看,800~1000點將是創業板指數的底部區間。”
深圳市太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亮也認為,“近期創業板的震蕩,更多是市場風格轉換造成的,未來很難迎來大的上漲行情,因為市場目前對低估值的銀行地產、增長更為確定的消費品比較看好,相比起來,年報讓市場失望的創業板,目前很難再度吸引到市場的眼球。”
大同證券分析師劉云峰日前也認為,盡管創業板個股的發行PE已較前期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還非常有限。隨著創業板上市個股的不斷增加,其稀缺性的特點將明顯淡化,未來估值繼續回落的可能性將增大。
有市場人士認為,從市場運行趨勢來看,未來幾年都可能是創業板估值修正階段,整個板塊走出大行情的概率不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創業板容量已經超過了200只,但是在該板塊活躍的資金并沒有顯著增多,再加上今年一季度不少機構選擇撤離創業板,可以看出,市場資金對創業板的態度越來越理性,因此,該板塊未來暴漲暴跌的可能性會較小。自然,近期一波大的上漲行情也比較難出現。
/歷史回顧/
歷經三次磨難 創業板真有九條命?
創業板指數自成立以來,其忽上忽下、暴漲暴跌的走勢,總讓投資者夜不能寐,業績不給力、大小限解禁、高管減持等負面影響,始終圍繞著創業板。
不過,盡管多次跌至1000點之下,但是創業板總能在資金一段時間瘋狂的炒作中快速收復失地,似乎總有幸運女神的照顧。
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站起來。這次還會這樣嗎?
第一波反彈從833點慢慢爬回1000點
誰都沒有想到,創業板指數從誕生開始,就遇到極端的走勢。
2010年6月1日,創業板指數“呱呱墜地”,1000點作為其基準點。雖然首日便破了1000點,但創業板指數并不認輸,隨后展開反擊,8個交易日后,股指便沖上1100點。然而好景不長,股指在1100點并沒有站穩,之后快速回落,12個交易日后,竟然跌至史上最低的832.62點。短短一個月時間,創業板指數讓投資者切切實實地領會到了“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
非理性的暴漲暴跌后,創業板指開始觸底反彈,經過兩個月的艱辛攀爬,于2010年9月13日創了兩個月以來的新高1045.39點,從2010年7月5日至9月13日的區間漲幅高達19.5%。不過在此期間,創業板指鮮有暴漲,只有9個交易日的單日漲幅超過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這一輪反彈行情中,創業板基本沒有產生大的牛股,漲幅超過50%的只有探路者,漲幅超過30%的個股只有17只。分析原因不難發現,是行業題材、業績向好引發了本次反彈。
例如漲幅最大的探路者,其上漲原因便是,當時的炒作主題正好是消費品,作為國內戶外行業的龍頭企業,探路者自然受到了諸多資金關注,再加上國慶大假臨近,其產品銷售有預期可能的增長,從而引發股價大漲。
與該股類似的還有累計漲幅達47.83%的上海佳豪。當時有市場人士認為,游艇作為我國后汽車時代的消費熱點,對引導高端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的作用。國內的游艇潛在市場容量巨大,有利于上海佳豪拓展業務模式和業務領域,提高核心競爭力,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有了游艇作為誘因,上海佳豪的股價便不斷攀升。
另外,漲幅超過40%的臺基股份、賽為智能以及新大新材,則跟它們所涉的新能源題材相關??傮w來看,創業板指數雖然大漲,但主要是板塊的整體效應。
第二波反彈瘋漲!創歷史最高1239.6點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創業板指數才重回1000點,不過,再次失守并不“費力”,而且相當快。
2010年9月14日起的六連陰,使創業板指數從1140點附近跌至930點,失守千點大關。從此,創業板開始反復震蕩。“痛定思痛”之后,于10月19日展開大級別反彈。
去年國慶節后,以大盤藍籌股為主力的A股市場表現得極其搶眼,煤炭、有色、地產等板塊輪番接力,帶領大盤展開一輪又一輪沖鋒。在大盤火熱之時,創業板正在低位盤整,當大盤股沉寂下來之后,創業板又開始瘋狂。
去年10月19日,創業板指暴漲6.82%,有24只個股實現漲停,漲幅超過7%的個股有49只。10月22日、25日,創業板指漲幅分別達到2.18%和2.53%,再一次成功站穩1000點。之后,暴漲暴跌便成為創業板指的一大符號,在這種極端的走勢下,創業板指數于去年12月20日創下史上最高的1239.6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在2010年10月19日至12月20日期間,創業板指數有13個交易日漲幅超過2%,有6個交易日跌幅超過2%。從個股情況來看,這期間有17只個股的漲幅超過50%,有10只個股的漲幅超過60%,其中,荃銀高科和盛運股份的漲幅偏大,分別達到91.41%和84.16%。
與2010年初非理性炒作高送轉相比,這兩只“領頭羊”走強,跟行業與政策有著莫大的關系。業內人士表示,荃銀高科去年四季度一波暴漲行情跟其所處的行業出現拐點以及政策支持有著密切關聯:首先,去年10月份水稻種子行業面臨拐點,水稻種子價格有大幅提價的預期,從而引發股價上漲;種子行業政策的推出,則成為其股價大漲的催化劑。
同樣業績并不算出彩的盛運股份,則是因為其處在環保行業,股價實現暴漲。
第三波反彈艱難反彈 來得快去得也快
當創業板個股高送轉不再稀奇,當創業板市場不斷擴容,當資金不再對創業板“感冒”之時,創業板指數的反彈,就顯得尤為艱難。
在創了1239.6點史上最高后,創業板指就一瀉千里,連續5個交易日跌幅超過1%,也創下該股指持續暴跌的一項紀錄——從2010年12月22日至28日,創業板指數5日跌幅高達10.17%。
大幅超跌后,創業板指數曾有過短暫反彈,但無功而返。進入2011年,創業板指從1月6日至25日的14個交易日內,跌幅達到15.26%,指數又跌至1000點以下。
1月25日局部見底后,創業板指開始觸底反彈,短短12個交易日便沖回1100點,區間漲幅不足15%。雖然漲幅不大,但在這12個交易日里,依然跑出了不少牛股,華平股份、星河生物分別暴漲65.59%和56.15%,不過累計漲幅超過30%的卻只有6只。
值得關注的是,華平股份和星河生物這兩只個股的暴漲,均跟其超額的利潤分配方案有關。華平股份1月31日推出10轉15派10元的利潤分配方案,在前期已有一定漲幅的情況下,該股于2月10日再次發力,短短6天,漲幅達到45.04%。同樣,1月28日推出10轉12的星河生物,股價也是連續暴漲。
不過這只個股的強勢,無法帶動整個創業板“崛起”,隨著創業板提出高送轉利潤分配方案的公司越來越多,高送轉題材的炒作也就告一段落。正所謂來得快,去得也快,之后創業板指數再無良好表現,一輪下跌再一輪上漲后,于3月17日再別1100點。
/操作參考/
投資長短結合 三大題材可關注
創業板弱勢,是否應該一直規避呢?
非也!唱空創業板的王亞偉,卻在一季度買入新材料概念股天晟新材,其選股依然圍繞著國家未來重大發展的行業。因此從創業板幾輪反彈行情來看,有政策刺激的個股往往表現不俗。
那么,投資者未來應如何選擇創業板個股呢?分析人士指出,既可以拿長線,也可以拿短線,不過圍繞的題材依然是醫藥和智能生活,以及新能源、新材料。
三大題材可關注
從4月份整個創業板個股表現來看,天晟新材、樂視網和萊美藥業漲幅居前。其中,天晟新材屬于新材料,樂視網在互聯網電視和移動互聯網方面優勢突出,而萊美藥業則是優質醫藥股。從它們的表現,也許能找到投資創業板的秘訣。
黎仕禹認為,“創業板個股大部分屬于新興產業,從產業的角度去看,都是有題材的。在鑒別個股時,有幾個方面需要考慮:第一,行業的成長速度,該公司在該行業里的成長狀態,以及是否具有核心技術等;第二,該公司的當前估值是否體現了這樣的成長預期。我比較關注醫藥、智能生活、移動互聯等方面的個股。”
國泰君安的王稹日前也表達了他對創業板的觀點,他看好創業板中個別具備潛在高成長性的行業,并認為從目前來看,創業板中的醫療、機械、電子信息產業中的業績優良個股可以持續關注。
王亮同樣分析稱,“除了部分概念股上漲,市場熱情還是集中在對銀行、保險、鋼鐵等低估值板塊上。因為市場存量資金對于部分低估值、股價長時間沒有動過的熱情還是存在的,況且低估值本身也意味著它們也能抵抗市場在未來出現預期中調整的風險。創業板個股中,照樣有低估值的,比如創業板中的幾只醫藥股,2011年的PE在30倍左右,相對A股醫藥板塊并無明顯溢價,值得關注。”
投資可長短結合
對于創業板能否再次迎來一輪反彈行情,盡管目前主流觀點持看平的態度,但如果一旦行情到來,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又應該怎樣呢?
某券商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認為,未來創業板能否出現行情,尚不好判斷,不過機會是有,投資者可以把握兩點:若判斷是短線的反彈,可以關注熱點板塊的輪換,短線炒作;若判斷是一個長期看好的態勢,可以選擇質地優良、有業績保證且行業未來發展向好的個股,拿住后長期投資。
王亮則認為:“一旦創業板迎來反彈行情,投資者切忌過多注重基本面,創業板代表著新經濟和新領域,估值水平不是第一,所代表的方向和市場趨勢才是最重要的。選擇創業板的股票,如果是要投資,要選擇基本面確定、業績增長在50%以上的,否則對于大資金沒有長期吸引力;如果只是投機,就多關注題材的轉換,快進快出。”
王亮還補充道:“作為個人投資者,其實不必著急。巴菲特說,不買上市5年以內的股票,意思就是要觀察上市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當前創業板很多公司也有50%以上的增長,但這并不足以說明它就是高成長,因為很多公司為上市而改變了原來的商業模式。所以我們應該等募集資金花完的時候,再來看上市公司有沒有持續造血和創新能力,如果有,就值得關注。”
黎仕禹表示,“從第一批創業板公司上市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時間,其含金量已經逐步體現,大部分公司都進入募集資金項目效益釋放期;應利用目前的調整行情,精選個股,逐步建倉,長線持股。其實,慢也是一種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