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0 02:48:28
不過,預期之中也有意料之外!雙匯發展停牌前夕,依然有不少機構勇猛抄底,然而現實殘酷,面對昨日凄慘的走勢,鮮有機構能率先逃出“深淵”,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在機構洶涌拋單之下,竟然有一位散戶成功“解脫”,搶先幸運賣出100股。
昨日,雙匯發展在公布2010年業績快報的同時并對“瘦肉精”事件核實情況進行了說明,公司表示,濟源雙匯是雙匯集團的下屬子公司,為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擬注入的資產,此次事件發生后,公司已對濟源雙匯進行停產整頓,截止3月31日,濟源雙匯收回市場流通的肉制品1259噸、冷鮮肉259.4噸,,計提損失3100萬元。
然而,“瘦肉精”事件的影響遠非計提損失那么簡單,雙匯發展昨日復牌,毫無懸念以跌停收場,全天僅僅成交10.68萬元,成交金額749.2萬元,收盤后,雙匯發展跌停價的封單高達82.74萬手,約占該股總股本的13.65%,不難看出,雙匯發展股東割肉拋售的心態是非常急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少游資昨日選擇“抄底”雙匯發展,其中,國信證券上海北京東路營業部買入140.3萬股,排在買入金額席位第一,而其余4家營業部的買入金額均未超過100萬元。而在賣出席位中,一家機構以748.5萬元排在賣出榜第一,而剩余的賣出金額則來自建銀投資深圳人民北路營業部,值得注意的是,該營業部昨日僅僅成交7015元,正好為100股雙匯發展,換句話說,該營業部有位投資者搶在諸多機構前面,幸運的賣出100股。
那么,到底是誰會如此走運呢?業內人士認為,從龍虎榜來看,這或許是一位散戶,而且其賣出的100股很可能是雙匯發展昨日成交的第一筆交易,因為機構的賣出量很大,如果首先是機構賣出,748.5萬元還不足以完成清倉,排單則肯定輪不到這家營業部的投資者;而私募的可能性也不大。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雙匯發展停牌前曾放量跌停,當日有5家機構選擇買入該股,累計買入金額超過了2.4億元,從昨日走勢來看,雙匯發展或將繼續跌停,投資者不易基金激進抄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