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3家另類券商力挺雙匯 恐助基金出貨

2011-04-19 01:49:12

對雙匯發展出具研究報告的賣方券商多達30余家,但值得注意是,在事件曝光后,僅有6家券商出具了對此事件點評報告。30余家賣方集體“失聲”。

每經記者  張昊

 

    在雙匯發展(000895,前收盤價77.94元)今日復牌前夕,由于對“瘦肉精”事件后果難以評估,之前為雙匯出具研究報告的30多家主流賣方券商事后集體“失聲”,不愿意下任何判斷。而有3家券商卻在事件發生后的短期內,快速給出了增持、推薦或買入評級的報告。

    為什么這部分券商會這么  “另類”?一位知名券商分析師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目前有基金公司因贖回問題,已經出現爆倉(持股超限),“這種制度性規定,注定了基金公司在今日開盤后必須賣出去”。

    “而賣方服務于買方,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力挺雙匯,別無辦法。”

謹慎為上  主流券商集體失聲

 

    據記者查閱,在”瘦肉精“事件前,對雙匯發展出具研究報告的賣方券商多達30余家,但值得注意是,在事件暴光后,僅有6家券商出具了對此事件點評報告。30余家賣方集體“失聲”。

    某知名賣方分析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30余家賣方集體沉默的背后,實際上也能側面看出主流券商對該事件的態度。

    該分析師認為,由于目前瘦肉精事件對雙匯的最終影響根本就無法確定,大部分賣方機構是不愿意卷入雙匯目前這趟渾水中。

    該知名賣方分析師告訴記者,預期樂觀的機構,它們看好雙匯最核心的判斷邏輯是  “判斷銷售恢復”,而實際上“就個人感覺而言,目前對銷售恢復判斷難以進行,而目前確實也很悲觀。”

    “瘦肉精對雙匯影響與三聚氰胺對伊利影響兩者有本質的區別。首先目前市場認為瘦肉精事件沒有三聚氰酸影響大,但要明確的是,三聚氰酸是全行業的事件,而瘦肉精只是雙匯單獨個體,消費者并不是傻子,這注定了雙匯產品出問題,消費可以進行其他品牌的選擇,這也是最致命的一點。”

    “其次,雙匯出事,最終責任怎樣轉移,將影響到市場后期的恢復。而且‘瘦肉精’曝光后,相比于當時的蒙牛、伊利,雙匯對終端消費‘公關’并不多,而雖然公司明確表態,重組會全力推進,但這并不是公司所能控制的。”上述知名賣方分析師分析稱。

3券商依然強推雙匯

 

    在雙匯發展停牌的3月16日至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6家券商公開出具了”瘦肉精“事件對雙匯發展影響的點評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6家券商中除了華泰證券將雙匯發展評級下調至觀望、平安證券暫停對公司的評級外,國泰君安、銀河證券、華泰聯合卻在事件發生不到一個月短時間內,分別給予雙匯發展增持、推薦及買入評級。

    國泰君安在4月8日出具的報告中認為,3月是肉制品消費淡季,對公司的影響沒有預想的那么遭,2011年兌現3元/股業績承諾可能性較大,如果跌到65元以下就非常具有吸引力。認為大跌提供買入機會,維持增持評級。

    銀河證券在3月15日的報告中認為,濟源雙匯產能規模占重組后比例僅6.6%,且預計公司將做出積極處理,消費者也會做出較正面的解讀,對雙匯發展維持“推薦”評級。

    在事件調查還在進行,終端市場消費者接受程度仍不明情況下,上述券商在短時間即公開對雙匯發展強烈推薦,究竟應該如何理解?

    昨日,國泰君安的分析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維持公司的“增持”評級主要應從長期的時間段看,由于公司關聯交易不符合規定,雙匯重組受影響可能性不大,而濟源食品占注入資產的量不大,即使將該工廠剝離,目前雙匯發展股價也算比較合理。

    上述分析師認為,短時間內因瘦肉精雙匯發展受到影響是必然的,市場情緒導致的二級市場走勢是另外一回事,在基本面分析的角度維持公司“增持”評級。

分析師:力挺雙匯  忽悠接盤

 

    部分賣方在短時期內即力挺雙匯,深圳某知名賣方分析師向記者表示:“沒有人買,怎么能賣得出去?”

    他認為,目前有基金公司因贖回問題,已經出現爆倉(因贖回導致持股超限),這種制度性規定注定了基金公司在今日開盤后必須賣出去,“而賣方服務于買方,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力挺雙匯別無辦法。”

    與此同時,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的買方分析師也持悲觀的態度。該分析師認為,持有倉位的機構預計復牌后2個跌停,而沒有持倉的機構則認為跌停可能還會更多。

    “公司稱影響已經恢復70%~80%,但從草根調研的情況看,情況或許并沒有如此樂觀,部分地方超市雙匯產品依然是下架。另外對于公司承諾的2011年3元/股的業績,在理論情況下根本不會實現,因為該業績承諾意味瘦肉精事件不會對公司產生影響,但是現在的盈利預測只能按照公司承諾3元業績來測試,這就是目前對公司估值測算的尷尬。”該基金分析師稱。

    該基金公司分析師認為,雙匯目前給人態度感覺有太多的不透明,對于目前的信息,機構分析師根本就不能輕易評估目前雙匯發展的合理價位。

    他認為,后期公司還將面臨以下三個風險:一是目前公司對該事件的良好預期,在后期各種壓力下是否出現下調;二是全年3元/股的業績預測又是否出現下調;三是公司承諾資產注入不受影響,但具體是否發生變化仍然不能判斷。而上述三個不確定性因素,都會導致市場情緒釋放。

持倉分析

 

戴上“雙十緊箍”興業、上投摩根、國泰可能拋盤

 

每經記者  王磊

 

    重倉持有雙匯發展的基金,經過了近一個月的基民贖回后,其持倉可能已觸碰“雙十紅線”。

    基金業的“雙十條款”規定,單只證券市值占單只基金凈值不能超過10%;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不能持有單一證券總股本超過10%。

    作為基金買賣“紅線”,這是A股基金“分散投資”的量化硬性規定。不過由于雙匯發展被眾多基金重倉持有,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4只基金持有雙匯超過比例超過自身凈值的8%。

    興業全球視野的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持有雙匯市值達6.32億元,占其凈值比例為9.75%,在所有基金中最高。該基金總規模為64.84億元,如基民累計凈贖回超過1.61億元,其持有雙匯市值就將會超過自神凈值的10%,觸發“雙十”紅線。

    而根據證監會規定,因證券市場波動、上市公司合并、基金規模變動等基金管理人之外的因素,致使基金投資不符合“雙十規定”,或者基金合同約定的投資比例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十個交易日內進行調整。

    該規定對這些重倉持有雙匯發展的基金來說,無異于相當于一個“緊箍咒”。

    此前市場上頻頻傳出眾多基金遭遇大額贖回消息,甚至有興業旗下基金遭遇“50億元”贖回的傳聞。雖未得到相關公司確認,但基民小額贖回的發生幾乎是板上釘釘。

    由于這些基金在雙匯停牌后普遍遭遇基民贖回,使得這些基金持有雙匯發展市值也向  “雙十”紅線逼近。

    有類似境遇的還有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國泰金鼎價值精選、國泰區位優勢等基金,截至去年底,他們持有雙匯市值和比例分別為5.91億元(9.27%)、4.83億元(8.52%)和1.7億元(8.3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初步估算,贖回將觸發基金持倉在“十個交易日內調整”的金額分別只有4.63億元、8.4億元和3.38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一旦相關基金觸發“雙十規定”中的持股紅線,調整的方法只可能是賣掉超額持有的股票,這對雙匯發展股價來說,又將是一個打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最新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 亚洲日韩色另欧美 |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 中文字幕一本精品在线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新国产九九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