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7 07:26:28
中國會否更加“重視進口”?熱錢拐點何時出現(xiàn)?這些都是博鰲論壇的焦點。
昨日(4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開幕式。他在演講中表示,未來5年中國將發(fā)揮進口對宏觀經濟平衡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促進貿易收支基本平衡。而在“應對資本流入:熱錢與泡沫”分論壇上,多家金融機構及相關企業(yè)負責人就全球資本流入新興市場是長期還是短期情況作了熱烈討論。
擴大進口:“初見成效”據了解,商務部部長陳德銘4月15日也在“入世十年”論壇提到,中國要做到兩個并重———“進口與出口并重,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并重”。他表示,我國在保持現(xiàn)有出口和外資狀況的同時,將擴大進口和對外投資。
4月15日,第109屆廣交會拉開帷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廣交會也將進一步優(yōu)化“進口功能”,從而為更多境外企業(yè)提供進軍中國市場的空間。
國家統(tǒng)計局新聞發(fā)言人盛來運表示,外貿逆差除了進口商品價格漲幅高于出口價格以外,還與中國經濟的形勢向好、內部需求增加有關。
他稱,一季度進口增速比出口增速要高6個百分點左右,這說明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復蘇的貢獻在增加。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貿易逆差是進口快速增長和出口增長大幅減緩雙向作用的結果,暗合了“穩(wěn)出口、擴進口、減順差”的政策指向,體現(xiàn)了我國貿易平衡的格局正在動態(tài)平衡中逐漸改善,是主動性結構調整的結果。
進口助力經濟結構調整業(yè)界人士指出,此次博鰲論壇傳遞出來一個新信號,就是我國將更加重視進口。
其中的關鍵問題在于,進口增加如何才能為平衡宏觀經濟發(fā)揮作用?4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
霍建國表示,“進口可以有效彌補我國資源產品的不足,進口我們缺乏的資源產品,對中國經濟發(fā)展起到關鍵的支撐作用。”
他進一步指出,先進設備進口可以促進一國技術進步,可以促進產業(yè)升級,從而改善該國的產業(yè)結構和競爭力。
他還提到,進口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比如,在進口的同時,也為本國的同類企業(yè)引入了競爭機制,通過有效競爭能夠很好地促進國內企業(yè)提高技術水平,從而達到提高我國產業(yè)出口競爭力的目的。
此外,增加進口也能幫助中國削減巨額外匯儲備,以緩解國內通貨膨脹壓力。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為3.0447萬億美元,較去年年底增長1974億美元,為世界上外匯儲備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發(fā)表演講時表示,中國將在未來五年著力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qū)域合作,推進國際經濟金融體系改革。
他同時表示,未來五年,中國將著力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引導各類所有制企業(yè)有序到境外投資,積極開展有利于改善當地基礎設施和人民生活的項目合作。中國將更多地投資亞洲和新興市場國家,同時增加對亞洲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
熱錢拐點短期恐難出現(xiàn)在昨日 (4月15日)“應對資本流入:熱錢與泡沫”分論壇上,多家金融機構及相關企業(yè)負責人就全球資本流入新興市場是長期還是短期情況作了熱烈討論。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會會刊》中指出,應采取適當措施,引導儲蓄盈余更多地流向發(fā)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周小川表示,美國等發(fā)達經濟體并不希望看到國際儲蓄過多地流入,國際儲蓄應有更理想的去處。實際上,新興市場儲蓄流向發(fā)達經濟體,這既不合理,也不符合這些發(fā)達國家的愿望。
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長戴相龍則于15日在博鰲論壇上再次強調,“貨幣增發(fā)導致物價全面上漲,是新一輪通脹的重要原因。”
富達資產管理投資總裁安東尼·博爾頓雖然認為是暫時性的資本流動,但他同時表示,現(xiàn)在世界面臨非常特殊的一個形勢,西方出現(xiàn)了嚴重的金融危機,而且增長率非常低,而新興市場增速強勁,去年資本流入達到了歷史紀錄,這個現(xiàn)象在未來還會繼續(xù)。
其他企業(yè)負責人還提到了熱錢的長短期現(xiàn)象與資本流動的結構性有關。
博茂集團(Permal)董事長、行政總裁艾薩克·蘇埃德表示,對于看好新興市場增長和高利率的熱錢,是一種結構性熱錢,會長期存在。奧維咨詢首席執(zhí)行官約翰·德茲克進一步補充,資金的流動分為“拉”和“推”,中國市場這樣的新興市場自身的增長有種“拉”的作用,這是一種結構性資金的流動。所謂“推”的這部分資金,是由于美國和歐洲等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低利率和寬松的貨幣政策,這部分資金可能是追逐短期利益。
熱錢快速流入和流出會對當事國家和地區(qū)帶來很大影響。如何對此作出預判呢?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在“應對資本流入:熱錢與泡沫”分論壇上提醒,無論在拉丁美洲還是亞洲的金融危機都出現(xiàn)了這樣的現(xiàn)象,短期之內大量的熱錢進入這些國家,把這些國家的資本市場或者房地產市場炒得非常高,然后資本突然撤出,引起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劇烈的震蕩,導致一個國家的金融危機,乃至演變成一個區(qū)域和世界的金融危機。
他還指出,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提出了資本管制的概念,新型市場國家有限制地采取資本管制的模式,說明熱錢流入的負面影響在全世界達成了共識。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從當前情況看,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快,美國采取QE2,全球美元泛濫,再加上日本的情況,熱錢在一定階段內是會流入的。這個趨勢具體有多長,要看我國經濟運行情況,也要看歐美的經濟運行情況,如果歐美經濟增長恢復的話,流入到新興經濟體的熱錢就會減少。同時如果新興經濟體的通脹居高不下,或者再出現(xiàn)新一輪更高通脹,導致資產泡沫破滅的話,熱錢就會迅速流出,也會對經濟造成重大打擊。”
保爾森強調美國應減少赤字在昨日論壇上,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稱,美國政府已經訂立了許多目標,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減少美國赤字。這是美國所面臨的最大、最基礎、最重要的問題。他認為美國有很多政策都支持赤字的產生,“而作為一個國家、作為一個民族的話,美國借的過多了,儲蓄過少了,這是不可持續(xù)的。”
此外,保爾森反復強調,美國不需要更多的監(jiān)管,而是需要更好的監(jiān)管。美國的監(jiān)管體制是很多年前建立起來的,所以有一些大型機構得不到監(jiān)管,有一些監(jiān)管方面套利的行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