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12-30 02:39:00
國務院制定并公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將在2011年1月1日正式實施。該條例規定,電器產品生產者需繳納廢棄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政策的實施規范了市場,同時對以廢棄資源循環利用為主業的格林美(002340)(002340,收盤價60.10元),及正向處理廢棄家電產業發展的TCL集團(000100,收盤價3.42元)、四川長虹(600839,收盤價3.69元)等企業來講,是一個好消息。
下游:專業處理公司將受益
一位上海的券商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政策實施后,每處理一臺廢棄家電,公司將獲得一筆費用補貼,這對具有專業處理能力的公司是一個好消息。“廢棄資源并不像自然資源,它將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增長,市場的需求也會相應增加。目前,該行業的市場規模估計500億元左右,未來有上千億的可能。”
自2009年,格林美開始針對廢棄家電業務進行籌備工作。公司證券代表韓紅濤表示,處理廢棄家電是公司開展的新業務,目前公司已有3家專業廠區。其中,湖北有兩家公司,綜合處理能力估計在8萬噸左右;江西有1家公司,綜合處理能力在5萬噸左右。
此外,TCL集團在惠州及天津的環保處理基地,同樣被市場看好。資料顯示,TCL集團在惠州的環保基地,占地近13萬平方米,設計年綜合處理危險廢棄物15萬噸,拆解處理廢舊電子電器產品2萬噸。
此外,TCL集團與天津市博奇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子牙環保產業園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TCL奧博(天津)環保發展有限公司”也在加緊建設。該基地總體規劃為三期,年處理能力將達到30萬噸。如果項目全部達產,TCL集團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廢舊電器電子處理商。
TCL集團投資人關系部經理孫飛告訴記者,天津一期工程基建基本完成,預計明年上半年將正式投產,年處理電子產品能力將達10萬噸。
另外,家電企業中的青島海爾、四川長虹都有涉及相關的業務。據悉,目前四川長虹正在成都積極籌建廢舊家電處理基地,預計明年建成投產。根據規劃,至2012年底,四川長虹將建設7條廢舊電子電器再資源化生產線,用于處理廢舊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廢舊塑料、線路板等。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處理廢棄家電在發達國家是強制的,在我國仍是一個新興產業,上述幾家公司的籌建,踏準了行業的節奏,處理廢棄家電業務也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上游:“處理基金”或轉嫁
處于下游的廢棄電器電子處理商迎來了機遇,那么上游的家電整機廠商的情況如何?
公開信息顯示,國家對廢棄處理予以的補貼,其中一部分來源是處理基金,該處理基金需從生產企業處收取。
一位家電企業人士表示,廢棄電器電子處理基金的設立,意味著每賣出一臺家電,就需要多繳納一部分固定的費用,從而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壓力。公司可能不會對此部分費用全部自行消化,或將部分費用向消費者轉嫁,以達到“泄壓”目的。不過,從目前家電市場的競爭局面看,商家與商家的價格之間,可以活動的空間實在太少,這種轉嫁具有相當的難度。
市場人士認為,轉嫁的情況務必需要有關部門重視。目前,我國家電行業仍然是一個利潤微薄的行業,相關部門應在綜合考慮各方利益的基礎上,制定更具體的征收和補貼標準,以及能夠有效調動處理企業積極性的補貼方式。
昨日(12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環保部了解到,目前處理基金的收取方式和金額,以及處理商每處理一臺廢棄家電的相關補助等細則,尚未出臺,估計年后將有定論。
【稿件聲明】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如需轉載或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官網:http://www.huan00.com |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