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兩項目每月新增加工量80萬噸
2010-11-19 01:15:32
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現在整體供應還比較正常,每月大約能有70萬噸的產能,主要是石油、柴油和一些化工原料。”11月18日下午,廣西石化分公司宣傳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記者了解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郊的廣西石化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已于今年9月8號建成投產,項目前后總投資151億,是廣西迄今為止單項投資最大的項目。
上述人士向記者透露,原定產能1000萬噸,主要供應西南、華南地區。“如果滿負荷生產的話,每年可向西南地區供應830萬噸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液體石油氣等燃料,以及90萬噸聚丙烯、芳烴、苯、甲苯、混合二甲苯等石化產品,將大大緩解西南地區成品油短缺的局面。”
正是得益于較為充足的燃油供給,廣西此次并未出現“油荒”局面,華南的短缺情況亦不突出。上述人士表示:“項目涉及到石油化工多方面,并不單獨解決柴油供應問題,至于每月煉油數量,沒有具體數據,但(我們)會根據市場變化,改變供應的調配情況。”
記者了解到,中石油另一下屬企業——甘肅慶陽石化公司今年投運不久的煉油項目已滿負荷運行。
據媒體報道,中石油原油日加工量40萬噸的局面11月份還將持續,柴油計劃生產量較10月份每日增加1萬噸,達到日均16.8萬噸。“在充分發揮現有煉油能力的同時,盡快組織新投產煉油項目提高負荷,已經安排剛剛投運不久的廣西石化和慶陽石化每月新增加工量80萬噸。”中國石油方面稱。
國內石化兩巨頭正采取措施增產保供、加強資源調度,加之政府頻頻采用行政手段調控市場,部分地區的柴油資源緊張局面有所緩解。
“目前,國內柴油資源整體仍緊張,兩大主營對終端以及民營加油站繼續停止批發為主,不過部分地區的主營加油站在零售環節已開始敞開供應,加油站前排隊加油的現象有所緩解,這表明國內柴油資源已有松動跡象。”中國化工網分析師趙京敏說。
11月18日,記者了解到,陜西省政府日前已下文要求當地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延長石油旗下加油站放開銷售,使市場資源稍見松動;西南地區部分主營加油站柴油資源也開始對前來加油的車輛敞開供應,沿江部分地區主營加油站柴油出貨放開,湖南、湖北、江西的部分主營柴油批發已經可以少量出貨;黑龍江地區主營單位柴油適當放量,多數執行零售到位價外,少量可執行批發價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