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英:“附子彈拆遷通知”應該寄給誰?
2010-09-27 04:14:45
張海英
面對這份 “附帶子彈的拆遷通知”,拆遷戶恐懼,通知上落款的房地產公司否認是自己所為,警方對此展開了調查。真相究竟如何,有待于警方調查。在我看來,不管“子彈通知”背后的真兇是誰,這一事件都值得我們深刻反思拆遷問題。
盡管“子彈通知”的真相有待調查,但這一現象讓人震驚。如果調查證實“子彈通知”是開發商所為,意味著暴力拆遷在不斷升級,已經達到讓人恐懼的地步;如果調查證實“子彈通知”系別人偽造,我們仍要警惕這類現象發生,因為在之前發生的逼遷事件中,曾出現過放毒蛇、放炸藥等現象——對于某些開發商的逼遷手段,我們必須要有所防范。
有人把這份“子彈通知”貼在網絡論壇上,顯然是想引起有關方面注意,以切實保護拆遷戶合法權益。然而,這份通知在今年7月份就已“上網”,所取得的效果我認為不怎么理想。雖然驚動了當地警方,可是警方介入調查至今沒有眉目,首先應該調查排除“子彈通知”上落款的房地產公司,但該公司負責人卻稱沒接到警方的調查。顯然,對于這起事件,不但調查效率難言滿意,而且調查方法也值得商榷。
我以為,這份“附帶子彈的拆遷通知”不但要貼在網上曝光,收到“子彈通知”的拆遷戶還應該轉寄給有關方面看看。如此,才有可能從根本上保護拆遷戶權益。首先,這份通知應寄給有關立法部門看看,以督促新拆遷條例盡快出臺。今年1月份,《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征求意見稿)》征求公眾意見之后,至今不見正式出臺,據說是遭遇了地方游說等重重阻力。就在公眾盼望新拆遷條例的同時,惡性拆遷事件一再發生。或許這份“附帶子彈的拆遷通知”能讓有關立法部門震驚,促使立法部門排除干擾加快立法進程。毫無疑問,有了制度保障,拆遷戶的權益才可能改觀。
其次,這份通知應寄給參與制定新拆遷制度的有關專家看看。當初,正是由于北大五位專家上書全國人大建議修改拆遷制度,才催生了新拆遷條例征求意見稿的亮相,日前有關專家又參與了新拆遷條例草案的討論,這說明有關專家對這部條例有很大推動力。讓有關專家看看“子彈通知”,既有利于新拆遷條例草案的完善,也有利于該制度早日出臺。
再者,這份“子彈通知”應該寄給國土部看看。9月10日,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通知明確,各地國土資源部門及所屬企事業單位都不得直接從事土地一級市場開發,這意味著土地市場矛盾最集中的環節——拆遷和補償將完全交給開發商,而交給開發商的結果是,暴力拆遷只會越來越多,因為開發商的拆遷手段更為惡劣。國土部看到“子彈通知”,或許會重新審視“政府不得直接插手土地拆遷”這一規定,讓國土部意識到,拆遷問題交給開發商解決,讓人更不放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