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存量限售股成隱形地雷 券商股減持首需警惕

2010-09-19 10:47:57

每經記者  劉明濤

        限售股解禁,最讓投資者提心吊膽的自然是“大小非”、“大小限”的減持,市場上因股東減持導致股價大跌的例子數不勝數。在A股步入全流通之時,投資者到底需要關注哪些涉及限售股解禁的公司呢?被股東減持的公司又有哪些特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數據統計,總結出四大減持“標本”。

存量限售股成“隱患”

        隨著虎年最后3個月中國石油等三大權重股再次引發千億限售股解禁潮,A股流通股份占市場總股份的比例將突破70%,直逼80%。隨著A股流通市值的不斷增多,整個市場的容量也在擴大,而市場的存量解禁股也將越來越多。

        中登公司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份,兩市累計產生股改限售股數量已達4851.6億股,其中未解禁股改限售股股份為1390.21億股,累計解禁數量占比達71.11%。在已產生的3449.76億解禁的“大小非”中,累計減持股份為442.09億股,占解禁總量的12.82%。與“大小非”一樣,“大小限”以及其他限售股目前也仍有大量未被減持。

        市場人士認為,存量解禁股的不斷增多是目前投資者最需要關注的,因為限售股東所持股份解禁后,很少在當月就減持,他們會根據市場和公司的情況來決定是否減持手中股份。所以,市場解禁股累積越多,也就意味著未來市場上的隱形  “地雷”越多。

        據WIND數據統計,從2008年6月1日至今年9月15日,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減持數量總股份為149.87萬股。在這些減持公告中,海通證券遭減持數量較多,民生銀行曾減持該股3.81億股,套現金額達54.6億元。而紫金礦業的陳發樹和柯希平更是分別減持了4.28億股和7476.69萬股,成為原始股東瘋狂減持的典范。

券商股最易被減持

        原始股東減持是常有的事情,投資者應時刻保持謹慎,那么對于“大小非”減持,投資者需要關注哪些特別的案例呢?

        據記者統計發現,A股最容易遭到股東減持的便是券商股,除了海通證券外,中信證券、東北證券等券商股也均遭到不同的股東減持。而這里面最為突出的便是海通證券。

        2008年末,海通證券公告稱遭到公司股東上海二紡機股份有限公司以8.23元/股的價格累計減持公司股份551.74萬股;2009年初,公司又連發公告稱遭到廣東東陽光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兩位股東減持,減持股份分別為1012.13萬股和450萬股;到了2009年6月下旬,公司又一次公告稱,遭到民生銀行減持3.81億股,上述4位股東均為2008年12月29日開始減持。

        2008年11月海通證券首次限售股解禁時,由于存在巨大的拋售壓力,股價曾連續三日跌停。但后來,由于市場逐漸反彈,且股東并非于一次減持完畢,所以上述減持并未對公司股價造成太大影響。

        另外,2009年11月25日,為落實中國證監會對證券公司股東  “一參一控”的監管政策,海通證券控股子公司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于11月25日至11月30日期間累計減持股份達952.12萬股。受此影響,海通證券股價于11月26日和27日連續大跌。

        市場人士稱,券商股股東中往往有較多的戰略投資者,一旦券商不能給股東帶來更大的回報,這些股東減持的意愿就會比較強烈。另外,由于“一參一控”的限制,券商股也是最易遭到減持的對象。

大股東退居“二線”

        大股東因不看好公司發展而減持,在A股市場經很常見,不過減持到第二股東甚至是第三股東的情況卻非常少見。一旦有這種情況發生的預期,投資者就需要警覺。

        保稅科技2007年9月5日曾公告,截至2007年9月3日下午收盤,公司第一大股東張家港保稅區長江時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過二級市場累計減持公司股份775.0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0%;減持后,長江時代持有公司股份變為3875.2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5%,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該公告刊登后,保稅科技股價連跌三天,區間跌幅高達8.03%!

        與保稅科技相似,ST欣龍也于2007年遭到大股東減持。2007年6月4日,ST欣龍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北京柯鑫投資有限公司于5月24日至5月30日期間減持322.68萬股,減持后,該股東持股數為3990.75萬股,低于原第二大股東海南筑華科工貿有限公司,將第一大股東位置拱手讓人。

        在該股東減持區間,ST欣龍走勢低迷,于5月30日跌停收盤。而公告刊登后,公司股價再跌兩日,跌幅超過13%。

        業內人士稱,大股東減持退居二股東,這往往與公司未來發展有關。如果涉及重組,則未來股價有上升預期;如果是因不看好發展前景欲退出控股地位,這就需要投資者格外警惕。在未來的限售股中,凡是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股權比例接近、隨時可能變換控股地位的個股,投資者需要多加留心。

越減越暴漲

        越減持股價越暴漲,這種離奇的現象雖不多見,但也確實存在,近期就出現了多個例子。

        近期,四環生物暴漲讓投資者看得瞠目結舌,而在此背后,該股股東套現的速度就更為驚人。四環生物大股東新毛紡織廠于8月31日減持10萬股后,突然于9月8日和15日兩度減持,累計減持金額高達2900萬股,而就在9月16日,該股東通過大宗交易火速又減2100萬股。4輪減持下來,其持股比例由9.63%降至7.59%。

        值得關注的是,在該股東減持期間,四環生物股價連連走高,并于9月15日創了近一年來的新高8.37元。在大股東減持的同時,能有如此的表現,與四環生物9月9日發布公告投資新能源不無關系。再加之“蜱蟲”災害襲擊,公司股價遭到游資猛烈爆炒,也給了大股東套現的機會。

        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稱,公司先出利好,股價爆炒上去后,大股東再減持,這往往有兩種可能。第一,公司出利好配合大股東減持,第二則是公司集團搞項目缺錢,只有先出利好,讓大股東高位套現籌借資金。第一種情況,公司股價暴漲后大幅回調的可能性較大,而第二種則有持續上行的可能。投資者可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例如近來同樣被減持股價卻走強的銅峰電子。

“凈增持”特例

        除瘋狂的減持案例外,一些“大小非”解禁后,不但沒有賣出股份,反而繼續增持,也值得投資者關注。

        今年1至4月,冀東水泥受到海螺水泥強烈關注。作為冀東水泥的第二大股東,海螺水泥連續4個月增持該股,累計增持股份達到2001.99萬股。增持后,其持股比例由原來的8.4%變為11.05%。連續增持后,海螺水泥的收益在三季度得到收獲,冀東水泥股價隨大盤快速反彈,股價創出1年來新高的23.24元。

        另外,凈增持最特殊就是匯金公司增持銀行股。2009年9月,匯金公司出手,分別增持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2.79億股以及7960.74萬股,為提振市場信心起到關鍵作用。

        有市場人士分析稱,大股東凈增持股份,發生在國有企業的情況較多,這一行為在某一時點有著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作用,同樣不容投資者忽視,畢竟被增持的個股短期走勢都非常強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免费青草视频在线 | 亚洲成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一区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