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皮海洲:創業板成長性何以不敵中小板

2010-09-02 02:45:27

皮海洲

        今年上半年,可比的105家創業板公司凈利潤同比僅增長25.63%,還有23家公司的業績出現負增長。其中,寶德股份降幅高達82.07%;華平股份降幅也達到76.6%。相反,中小板表現出了高成長特性。462家中小板公司上半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45.91%,較創業板高出了20個百分點。

        創業板的成長性不如中小板,這種現象的出現顯然值得關注。筆者以為,其中有3個方面的原因值得探討。

        首先,創業板上市公司很多本身就質量不佳,甚至不如中小板企業,難以滿足中小板上市的條件。雖然作為創業板公司應該是處于創業階段的企業,通常應有較好的成長性,但事實上很多創業板公司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即雖然打著創業板公司的旗號,其實都是“老油條”、“老創業”。這類公司甚至滿足不了中小板上市條件,只是因為有了創業板,所以這才有了上市的機會。這類公司原本就不如中小板公司,在創業板上市后,也只能拖創業板“高成長”的后腿。如嘉寓股份是1987年成立的“老創業”,已有23歲的  “高齡”,2007年~2009年期間,其凈利潤分別為6114.31萬元、6651.26萬元和6753.02萬元,增長率僅有8.78%和1.53%。這樣的公司登陸創業板,能帶來多高的成長性呢?

        其次,包裝上市透支了創業板公司的高成長性。包裝上市已成為現階段新股上市的一大特色。為了獲得新股發行與上市的資格,為了爭取更高的發行價格,發行人與保薦人都挖空了心思。而通過包裝上市,公司上市前的業績都被包裝得漂漂亮亮,這同時也明顯虛增了公司上市前的業績。由于過去的業績被人為拔高,也意味著同比的基數被拔高,創業板公司的高成長性自然就體現不出來。

        雖然包裝上市的問題在中小板也存在,但去年IPO重啟前,中小板畢竟已有270多家上市公司,它們去年同期業績相對真實,甚至有的公司業績偏低,因此進行業績同比時,中小板的成長性更容易得到體現。

        此外,保薦制度的差異也使創業板公司早于中小板公司業績變臉。中小板公司保薦制度與主板公司基本相同,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若新股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相關保薦機構與保薦代表人要為此承擔保薦責任。也正因如此,中小板公司保薦人要竭力避免中小板上市新股在上市當年出現業績變臉現象。但創業板卻不受此條款的限制,保薦人不必為新公司上市后的業績變臉負責。這樣,創業板公司上市前的業績包裝以及上市后的業績變臉現象自然就要比中小板多得多,從而使得創業板的成長性不如中小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另类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 亚洲综合色婷婷7月 | 五月天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 加勒比色老久久综合网高清 | 亚洲尤物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