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投資PK吸引外資 5年后1:1
2010-08-25 03:19:42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2013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有望達千億美元,存量有望達5000億美元。目前我國海外投資和吸引外資1:2的比重或許能在2015年前后升至1:1。這是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常務副會長范春永基于當下中國海外投資發展態勢的理性判斷。
昨日(8月24日),在第二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狀況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去年,我國非金融類FDI流出量達到約480億美元,是2002年的48倍。而今年前7個月,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已為267.5億美元。范春永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今年的對外直接投資可能超過500億美元。
“5年后對外投資數量將追平吸引外資數量”的結論,主要支撐點是前者良好的增長勢頭,范春永說,“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海外投資萎縮了50%,但我們中國一枝獨秀,而且呈現增長,即便在2008年,我國海外投資增長也超過了3%。”
據聯合國貿發數據顯示,我國對外投資的世界排名從2008年第12位,躍升至2009年的第6位,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資本輸出大國。
這個新興資本輸出大國的含金量也在不斷提升,以往我國近八成的對外直接投資集中在亞洲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這種格局現在已經被打破,從數據上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國對美國、歐盟、東盟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投資增幅照比去年都擴大一倍有余,對俄羅斯的投資同比也增長了58.5%。
另一個含金量提高的標志是對外直接投資使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現在,世界各個高科技聚集區都能見到中國企業研發中心的身影,中國企業并購境外高技術企業也漸漸成為常態。在即將舉辦的第二屆對外投洽會上,主要涉及行業也都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比如高科技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
截至2008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領域里,中央企業累計對外直接投資1165億美元,占總量的63.3%,是無可置疑的主力軍。但近兩年,民營企業以其靈活的經營方式和快速的決策效率成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生力軍,今年吉利收購沃爾沃便是最典型的案例。
范春永說,中央企業投資數額大,國外往往有顧慮,因此會設置一些障礙。“但民營企業、股份制企業更為國際社會所接受,出于戰略考慮,今后應重點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