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朱四倍:還有多少千年古寺可以變成“地王”?

2010-08-18 03:30:41

朱四倍

        正所謂“閑時爭名人,忙來毀故里”——從江蘇鎮江入圍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宋元糧倉遺址,到安徽泗縣近千年的釋迦古寺,文物古跡正頻頻成為一些地方追求商業利益的犧牲品。

        而與此相反的是,就在前幾天,有媒體報道說,流傳了千百年的“牛郎織女”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河南、山西、山東和陜西等地爭執不休;更早前有報道說,小說中的西門大官人的故里,有好幾個地區厚著臉皮爭,說什么“為了發展旅游”云云。我就奇怪了,同樣是所謂的“發展經濟”,為什么要毀現實的文物去爭虛擬的東西?

        盡管根據有關法規,當經濟建設與文物保護出現沖突時,應該是經濟為文物保護讓路,但現實卻恰恰相反,甚至出現惡意破壞古文物的行為。從近年來文物古跡和城市建設之間的較量越發激烈的情況看,主導某些地方官員行為邏輯的思維只有一個——實用主義:歷史文化古跡能變現成多少現成的利益,文化古跡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為攫取金錢的籌碼和政績。

        按照這樣的邏輯,把故宮拆了,那是多大的“地王”啊!而且文物沒有“釘子戶”,拆遷成本低。昨天就有報道說了,北京市住建委表示,針對拆遷成本過快上升,北京市將通過調控和平衡拆遷安置補償水平,制定合理、可操作措施,控制拆遷成本;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云峰表示,拆遷成本是土地成本的一部分,政府如果想控制房價,勢必要控制土地成本,控制土地成本則需控制拆遷成本。如果不控制拆遷成本,房價如何控制得了?

        那么,是不是像安徽泗縣那樣,把城市里的文物都拆了,建設商品房,房價就能降低了呢?實際上,文化古跡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靈魂,是人類社會發展與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縮影,我們有必要看一下國外是如何保護古建筑的。我們知道,意大利對羅馬、龐貝、比薩、佛羅倫薩、斯普萊托等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是成片保護,如古羅馬城就被全城保護下來,意大利人對于名城內重要文物的保護意識遠強于商品意識。正如人們所評價的那樣:“像保護自己生命一樣愛護本國歷史文化古跡”。

        面對地方政府“賣古”,開發企業“逐利”的怪相,最應捫心自問的是那些醉心于政績工程的官員們。埃及文物管理委員會第一主席穆巴拉克夫人說:“我們沒有理由把祖先的遺產當商品對待,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傳承人類文明”。應該承認,這種理性的姿態恰恰是我們欠缺的。文化古跡保護之所以不到位,一是不懂法律、不懂專業;二是追求片面的政績觀。為追求GDP,追求投資拉動,文物是可犧牲的,當“真文物遭殃,假文物吃香”成為現實時,這不是丑聞是什么?

        必須看到,當前,我國古建筑的保護還處于初級階段,表現在:一是古建筑資源浪費嚴重;二是破壞性開發,只顧眼前利益,不考慮古建筑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對古建筑資源的保護不夠。城市如何保存文化古跡不僅僅是一個文化命題,更是一個社會命題。誠如所言,文化古跡是一個城市的歷史見證,拆除古建筑,無疑是在抹去城市的記憶。因此,應拋棄實用主義思維,站在文化和文明傳承的立場上來看到古建筑,而不是掉進功利主義乃至被政績主導的陷阱中,才是正道。

        綜觀近些年的“毀古”事件,對相關領導和開發商問責的寥寥無幾。有關專家認為,正是有法不依,使一些地方官員有恃無恐。從某種程度上說,借助權力和資本毀遺,其危害比盜賣文物有過之而無不及。

        地方政府“賣古”,開發企業“毀古求利”,所以有了千年古寺變  “地王”,但是,誰解其中“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在线不卡日本v二区707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 日本一道久久精品国产 |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