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中 英國創造投資機會
2010-08-18 03:29:48
目前英國經濟已經經歷了半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困境。為此,英國政府開始探尋變革之路,通過擴大內需、恢復制造業來帶動英國經濟擺脫觸底,同時也采取“緊財政、寬貨幣”的政策組合來刺激下階段的經濟復蘇。
制造業復蘇反彈和私人部門消費需求的恢復,已經成為帶動英國經濟擺脫觸底的主要驅動力。英國經濟自去年四季度開始反彈,在內需企穩的情況下,英國貿易逆差也開始擴大。當然,盡管英國經濟有所企穩,但風險尚存。目前其最大不確定因素是其財政赤字的影響。預期英國新組建的政府為削減赤字將會逐步緊縮其財政支出。這可能會使得英國經濟復蘇趨勢相對平緩。
此外,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英鎊已大幅貶值。英國是世界第四大貿易國,貿易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5%以上,商品和勞務出口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英鎊貶值對英國出口企業起到的扶植作用,將為英國經濟復蘇做出貢獻。
按GDP計算,英國仍然是目前世界第6大經濟體,擁有匯豐控股、沃達豐電信等著名企業,它們都占據著世界500強的重要位置。英國在金融業,教育業,傳媒產業等行業的傳統優勢也是吸引國內投資者的重要原因。此外,英國逐漸把經濟重心從重工業轉向發展高科技產業,這也給投資者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
這些足以解釋國內QDII產品對英國市場的熱衷。2009年,中國QDII基金投資英國股票的市值比例按區域劃分占到了第四位,去年中國QDII基金共投資了在英國上市的24家公司,持股市值達14.89億元人民幣。
建信基金海外投資部:我們一直在觀察英國,我們相信它正在逐漸從痛苦的衰退過程中穩定下來。新任政府正在做出艱難但卻非常必要的預算削減。目前的情況與2009年的財政狀況有些類似,市場參與者對于受到財政限制的股市持過分悲觀的態度。其實這些財政問題是在過去十年中累積下來的,只是大多數人最近才意識到,許多人甚至以為這是一個新出現的危機。其結果是,投資者反應過度了。對于市場的過分擔憂所導致的超賣行為本身已經孕育了一些投資機會。市場繼續保持波動,這讓我們有機會去抓住那些估值有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帶來的投資機會。 周婷婷 整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