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好在紫金礦業“騙不過所有人”
2010-07-14 04:24:10
舒圣祥
12日,福建省環保廳通報稱,紫金礦業集團公司旗下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污染了汀江流域,僅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就約達378萬斤。據了解,這起污染事件實際發生在9天前,即7月3日。
仿佛約好了一樣,同樣是在污染事故發生9天之后,上市公司紫金礦業申請停牌,并于當日晚間對外作出發生污染事故的重大信息披露。在履行污染事故的對外信息披露義務上,政府行為竟然與公司行為如此整齊劃一,顯然不會只是簡單巧合。公眾有理由相信,這更似一種官商勾結瞞報污染事故的典型做派,只不過因為污染事故的程度和影響,要遠遠超出當地政府和肇事企業的事先估計,無奈不得不在事發9天之后對外公布而已。
作為國內最大黃金生產企業,紫金礦業在上杭縣的赫赫地位不難想象,專為“財神爺”準備的各種法外特權自然少不了,環境污染應該正是其中一種。不得不說,紫金礦業污染環境可謂臭名昭著,為此當地民眾長期不敢飲用自來水;今年高考前夕當地教育局還向考生發送了“不要隨便吃魚”的緊急通知;而在今年5月環保部發文通報批評的11家存在嚴重環保問題上市企業中,紫金礦業同樣榜上有名。
在這樣的污染劣跡面前,瞞報事故9天之后,企業負責人居然仍狡辯“此次滲漏主要與自然災害有關,不可預料”,實在令人氣憤。
紫金礦業的第二大股東是唐駿任CEO的新華都集團。就在紫金礦業公告污染事故當天,深陷“學歷造假門”的唐駿也首度回應稱“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騙到了,就是一種能力,就是成功的標志”。“能騙到所有人就是成功”的狗屁哲學不值一駁,但紫金礦業瞞報污染事故,也許奉行的正是這種“成功學”:污染環境甚至遺毒子孫都是小事,只要瞞過騙過所有人就是成功。奇怪的是,這樣一家企業,竟然獲得“2009年度中國最誠信企業”稱號。
實際上,紫金礦業因信息披露問題被證監會調查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就在今年3月底,紫金礦業還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彼時,紫金礦業曾發布公告稱“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福建監管局的調查工作,嚴格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可事實證明,他們非但未曾積極改正反而還變本加厲。紫金礦業必須為其污染環境以及不誠信行為付出代價。
當然,上市企業有義務及時向股東披露重要信息,政府部門更有義務及時向社會公布污染事故。在我看來,沒有當地政府部門的全力配合支持,紫金礦業也絕無可能隱瞞污染事故如此之久。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有關規定,涉嫌故意隱瞞污染事故的當地政府部門,必須有人為此擔責,否則污染事故在當地就只會是一種常態。某種意義上,包庇縱容污染的環保態度,其危害要遠遠大于污染事故本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