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刺激政策負效應顯現 長期發展需體制改革

2010-07-09 03:48:16

每經記者  徐奎松

        2010年,是全球經濟遭遇金融危機后逐步走向復蘇的年份,也是“中國經濟最復雜的一年”——年初房價狂飆、股市低迷、消費和出口遠沒有達到預期、政府投資并沒有帶動民間投資,年初的干旱、最近的洪澇等自然災難,更是給中國經濟帶了諸多“兩難”問題。

        從外部環境看,歐洲債務危機加劇了全球市場的波動,給中國經濟復蘇帶來了太多的不確定性因素。為此,人們擔心中國經濟會不會二次探底?中國的宏觀政策該何去何從?今天,我們邀請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專家吳慶先生為我們解析以上問題。

不是二次探底是增速下行

        NBD:最近的宏觀經濟數據和股市的表現,讓許多人開始對中國經濟復蘇的前景產生懷疑,有專家和機構說,中國經濟可能會二次探底。吳老師,您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吳慶:對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還不能用“二次探底”來判斷,這不準確。中國經濟目前的運行情況是,增長速度開始下行。今年一季度GDP增長11.9%,盡管國家統計局去年底對統計數據進行了調整,但對今年一季度的數字沒有更改。在這個基礎上,預計第二季度的增長速度會比第一季度低1個百分點,第三、四季度也有可能是增速遞減的態勢。

        原因可能與我們的宏觀政策收緊有關系,但是宏觀政策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經濟復蘇的過程本來就是曲折的。這一輪經濟復蘇線路圖,用“W”型不可能概括實際的運行狀態,應該是3個“V”型連在一起,第一個“V”表明經濟翻轉向好的開始,現在我們進入第二個“V”,其核心是經濟探底深度沒有第一個“V”那么深,但時間比第一個“V”拖得更長。這種趨勢一旦持續下去,下半年乃至到2011年第一季度,我們的經濟增長率有可能都是下跌的,還有可能低于8%。中國經濟一直注重保增長,考慮到這個問題,如果跌到5%或是6%,政府能不能接受還不好說。所以,2011年第一季度我們可能又要面臨保增長的問題。

        NBD:謝老師,您對中國經濟的形勢判斷好像相對悲觀一些。

        謝國忠:我認為經濟二次探底已經開始了。首要的風險并不是來自于刺激政策的過早退出,恰恰相反,經濟再次衰退風險正是由于全球經濟在上輪危機中未能得到較好的調整,由刺激政策引發了經濟泡沫。

股市能顯示對經濟的預期

        NBD:上半年股市大跌,與經濟走勢有多大的關聯度?上半年股指變化能反映出什么問題?

        吳慶: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中國股市走勢,現在與10年前已經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已經有了相當的理性,很多投資者不再是完全憑膽量追漲殺跌。股指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能夠顯示出經濟的未來預期,是一個潛在的顯性指標,反映的是未來而不是現在。

        為此,核心問題是反映出很多投資者較早地預測到高通脹與低增長時期的到來,這種雙向走勢是中國獨有的,可以叫中國式的滯脹預期形式的結果。剛才我說到,5%~6%的經濟增長速度在西方國家不是問題,而在中國就有可能承受不了。股市投資者或許是預測中國經濟在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可能面臨更大的困難,所以,早在前幾個月就對股市失去一定的投資信心,導致股市大跌。由此,我預計我國的通脹可能在2011年第一季度到達頂點,但今年第四季度增長不會太大。

        謝國忠:中國股市大跌就是因為經濟二次探底引起。產生的后果究竟多大?這里有個快慢之分,大小之分,主要是從哪一方面來看的問題。高投入和高增長會帶來很危險的后果,目前我們的經濟增長是靠大量信貸托起的,地方政府大量投資,這種靠政府投資的模式如果不減弱的話,經濟就不是在健康增長的軌道上。

        2009年初,我也預測中國經濟在今年上半年會大漲,爾后股市就會大幅下跌,主要原因就是經濟的復蘇和健康增長不是靠財政刺激就能奏效的。股市大跌的原因完全按照預期設定,既有龐大的融資資金鏈問題,也有公司盈利情況并不好的原因,在經濟大環境走低的情況下,股市害怕,股指就要下跌。

就業好沒必要嚴格保8

        NBD:按照目前發展態勢,有沒有必要再去計較保8?

        吳慶:我認為沒有必要嚴格地去保8。2008年以來,政府提出保8的目標,其實也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實際上,保8的目的是保就業,保就業就是保民生。政府如果想保就業,還有更直接的做法,不需要通過保8來保民生。如果想放棄保8,可以通過加大支出提高社會保障改善民生。

        NBD:2008年10月開始實施的刺激政策,一年半來效果有目共睹。但是,有沒有負面效應?

        吳慶:刺激政策的正面效應應該肯定,但負面效應也很明顯。宏觀層面現在反映出兩個負效應問題:一是財政投入增加了財政負擔,地方財政已經面臨種種問題;二是發行的大量貨幣導致物價上漲。

        在微觀層面上,我們付出的一些代價已經很大。一些改革開放30年來的成果,在這輪經濟刺激政策下受到了影響,至于影響多大還需要時間進一步觀察。最典型的就是銀行系統,銀行系統經過兩輪改革后,在上個世紀90年代加強了自身管理,加強了貸后管理,不承擔過多的風險。2001年加入WTO以后實施了股份制的改造,邁入市場化狀態。但是,在這一輪刺激政策影響下,銀行完全卸掉了風險管理責任,追求資產規模的擴張。這種狀態已經回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的狀況,這是典型的體制性倒退,代價相當高。

體制改革推動下輪發展

        NBD:我們也應該看到,自2008年起實施刺激政策的同時,調整經濟結構的政策密集出臺,前天還出臺了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政策,結構性、產業性和金融控制措施也基本都出臺了。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乃至“十二五”期間,宏觀政策更應該注重在哪方面加碼?

        吳慶:用總書記的話說,重點是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轉移。要做到一個轉移,核心是需要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來推動的,更重要的是把短期宏觀政策轉向長期宏觀政策。但是有一個問題要做好思想準備,就是很多工作都不會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目前,我們的地方政府對長期的經濟體制改革熱情嚴重不足。回過頭來說,我們也不能完全排除沒有短期的還能立竿見影的體制性改革,改革壟斷行業就可以有立竿見影的成效,現在對壟斷行業的改革是政策多、呼聲多,而實際行動不多。我預計,只要我們能夠打破行業壟斷,馬上就能促進經濟更強勁地增長。

        謝國忠:我認為,下半年對經濟的調整,當務之急是央行盡快調整利率,至少應調高3個百分點。如果不加息,或是只增加0.27個百分點,經濟運行就會持續通脹,價格和生產成本仍然會增高,還會持續放大貨幣。

對話嘉賓    

謝國忠  獨立經濟學家

吳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乱码成熟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电影 | 最新国产一级视频免费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 久久99一区二区五月天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