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7 04:37:02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周三(1月6日),滬深股市前市沖高,走勢較為強勁,但后市意外回落。收盤滬綜指跌0.85%報3254.22點,深綜指跌0.19%報1203.24點。部分市場人士表示,午后金融股之所以殺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為市場傳說中國銀行或有融資可能;另一個原因是個別保險類股下周將有較多的非流通股解禁。
筆者認為,可能還有個因素造成股指下跌,這便是擴容不減。據正道消息,今日將有8家創業板個股上網發行,其中居然有以88元發行的股票,且對應的發行市盈率達123.94倍。當前的創業板,似乎60倍的發行市盈率就算是低市盈率,所以屢屢發生超募現象。
從盤面看,金融股為股指下跌主要壓力,地產股反而有所表現。收盤時,上漲的地產股略多于下跌的地產股,其中“招保萬金”四股漲跌均不到1%。兩市前十大流通市值個股中,僅寶鋼一家上漲,其余皆跌。
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傳言引來這兩天權重股的連續表現,但盤口顯示其持續力度其實是有限的。市場中許多投資者或許從股票走勢中揣測期指傳言的可靠性,所以權重股的走勢影響就會人為放大。當權重股跌時,人們愈發不信有期指這回事;同樣,當其漲時,也容易激動地去追。
筆者個人認為,股指期貨是不宜過分拖延的項目,會越拖越怕,越拖越沒戲。筆者還認為,并不能排除這次股指期貨仍有虛晃一槍的可能性,雖然這聽起來多少有點不合情理。
A股市場中常有些“不合情理”的現象,如上汽及其權證。“合乎情理”的理解就是在行權期內,上汽主力將其拉升至行權價26.91元之上,這就相當于高價增發。但事實上主力迄今沒行動,今日為上汽權證的最后一天行權日,如果今日不行權,該權證作廢。不過筆者認為,現在很難斷言上汽此次就會“圈錢”失敗,因為在理論上,主力完全可以自己吃進權證,然后貼錢行權,讓其余等待股價上27元的持股者踏錯節拍。
昨內盤商品期貨走勢強勁,有色金屬大漲,其中滬鋁一度漲停。農產品多數上漲,黃豆、油脂等農產品上漲,強筋小麥創出上市6年多來新高。從內盤期貨走勢可看出一個規律,凡進口比例偏高或我國不能自給的品種漲價更猛,如橡膠、銅等就強于其余工業品,而棕櫚油近期又明顯強過菜油。玉米、麥、稻等主糧的走勢被“管理”得相對平穩,不過近期玉米、強麥等漸有彈壓不住的跡象,值得我們警惕,尤其應警惕玉米的走勢。筆者認為,通脹從農產品蔓延開來的幾率是有的,且該幾率還不小。
昨A股中,有色金屬股走勢較強,但遠弱于期貨走勢,這一方面表明A股的整體市況不佳,另一方面和其自身特點相關。近期我國北方大雪和低溫,期貨市場通常會將天災人禍稱為“利好”,而股票市場如果也這樣就亂套了。近期股票市場中一些煤炭股、電力股等因大雪而漲,卻未見什么股因天氣不好而跌,幸好這樣的走勢并沒走得過頭。
每年年初是信貸投放高峰期,這有助于A股,同時也使許多投資者信心倍增。這原本沒錯。但筆者發現投資者的這種信心正被利用來大發新股,所以大盤走勢就有點微妙了。一些投資者之所以堅持,是因為預期未來新股或因補充年報而放緩,所以投資者就應密切關注擴容節奏變化,若確有放緩趨勢,則可持股待漲,要不然就仍應謹慎。短線而言,雖然昨午后股指有所殺跌,但多頭主動避讓創業板發行的跡象濃重,所以若發現股指繼續跌過頭,投資者應可適當補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