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基調未變 明年中期以后或加息
2009-12-04 04:26:29
每經記者 胡俊華 發自上海
雖然11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為明年經濟工作定下基調,但業內人士仍高度關注即將舉行的年度重頭大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試圖從中嗅出政策調整的一絲變動,特別是希望窺得加息時間點會在何時。
那么,退出政策何時明確?加息何時降臨?多位業內知名經濟學家近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作出判斷:為確保經濟復蘇勢頭,明年宏觀政策仍將維持適度寬松;為預防人民幣重啟升值預期,在美國加息之前,中國也不會加息,加息很可能是明年中期之后的事情。
政策維持適度寬松
作為回顧一年得失,并確定來年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及其他宏觀調控政策走向的定調會議,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關注。有消息稱,會議或于12月7日至9日在北京召開。
根據11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傳出的消息,明年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由于11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表示是 ‘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因此,本次會議毫無疑問是在為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政策基調”,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這一政策基調也出乎市場意料。”魯政委解釋說:“考慮到今年以來,在4萬億政策刺激下中國經濟穩步回升,國際環境也明顯改善,因此,市場此前普遍預期中央可能會在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將政策基調調整為‘中性’。但令人意外的是,中央政治局會議卻表示,明年將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聯合證券高級宏觀研究員陳勇表示:“宏觀政策基調沒有變化,主要是因為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動力不夠,也就是說,管理層對政策退出后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依然沒有充分的信心。”
有業內人士指出,去年年底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應對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中的核心內容。兩大政策今年來對中國經濟企穩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明年經濟尚有不少困難的環境下,經濟刺激方案不退出也成為明年政策的主基調,在這一背景下,加息時間點或比市場預期還要推遲一些。
應在美元之后加息
對于加息時間點,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表示:“中國應在明年中期以后再加息。”
王慶表示,管理層應該抵制住過早加息的誘惑,以防止經濟二次探底。
“隨著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繼續增長,以及出口和消費的復蘇,預計中國經濟將在明年一季度或二季度出現11%的高速增長。在這一情況下,預計屆時市場上將會有類似中國經濟正在走向全面過熱的聲音出現,呼吁調整并收緊政策。但如果到時收緊政策,會帶來經濟二次探底。”王慶表示,由于當前中國經濟出現的企穩回升勢頭,主要是政策刺激所帶來的,并非經濟內生性增長,因此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尚有待進一步鞏固,加息應該等到明年中期之后。
除了鞏固經濟增長這一因素外,匯率也成為左右人民幣是否加息的重要影響因素。魯政委認為,明年人民幣加息應該在美元加息之后。
魯政委表示,如果人民幣先于美元加息,會令市場重燃人民幣升值預期,屆時將導致熱錢流入等諸多問題。因此他認為,“為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明年如果美國不加息,我國也不會加息;如果美國加息不超過2次,我國最多加息1次。”
明年通脹溫和可控?
事實上,也有業內人士擔憂推遲退出政策,或將導致通貨膨脹加劇。但在11月底的中央政治局經濟工作會議上,并未明確防止通脹的政策基調。
對此,魯政委表示,中央政治局一般是確定原則性問題,會議沒有涉及對通脹和資產泡沫化風險的提示,主要是因為除非形勢已相當嚴峻,政治局一般不涉及非常具體的問題,所以這次會議未涉及通脹不奇怪。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通脹并不是當前中國所必須面臨的大問題,目前僅有通脹預期,并未發生通貨膨脹。陳勇表示,在總需求緩慢復蘇的預期下,預計2010年CPI將溫和而可控。
王慶表示,明年中國經濟會有良好的發展,一方面是經濟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通貨膨脹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預計明年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的復蘇勢頭乏力,從而抑制國際大宗商品、能源和自然資源價格的過快上漲”,王慶表示,這也將大大緩解中國的通脹壓力,預計明年的通貨膨脹將維持在2.5%的水平。
“根據我們的預測,2010年的物價相對當前雖然會明顯上升,但總體仍將相當溫和”,魯政委指出,“如果明年全年新增信貸6萬億~7萬億元,預計明年全年CPI能夠維持在2%以內;如果明年新增信貸達到9萬億,預計明年全年CPI將達到2.5%~3.5%。”
魯政委分析認為:“靜態地看,通脹真正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嚴重問題,可能要到2011年以后。”
基調不變、微調不斷
雖然通脹或許在2011年后才會成為嚴重問題,但如何管理通脹預期仍是當前的重要工作。11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雖然并未確立防通脹的基調,但會議卻同時強調了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從而傳遞出“政策主基調是經濟刺激方案不退出,但部分政策仍將微調”的信息。
“事實上,寬松的政策自今年7月份以來,就已開始微調了,期間只是因為節日因素而出現了臨時的調整,但國慶節之后,立即出現了我們所預期的公開市場凈回籠。”魯政委說。
“‘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這一說法,為明年年中對政策基調作出調整留下了伏筆”,魯政委進一步分析說,從今年的經驗來看,特別是進入10月份以來,雖然沒有調整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但公開市場操作一直是在收縮流動性,貨幣政策已實際上偏向中性。
資料顯示,央行10月份以來已經連續8周實現資金凈回籠,兩個月來,共計回收流動性6870億元。此前從5月份到9月份,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均以凈投放為主,而10月份開始實現資金凈回籠。
陳勇表示:“越來越明顯的證據表明,經濟基本面和政策之間確實存在一種平衡——基本面表現越好,政策操作上微調力度越大。比如,最近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上的資金凈回籠。短期內,這種基調不變、微調不斷的態勢將延續。”
除了公開市場收縮流動性的操作外,王慶認為,明年貨幣政策會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為主,加息并不是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對此,陳勇表示,“明年也可能不加息,如果加息,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美聯儲加息,二是CPI回到2%以上,特別是通脹水平接近3%的時候,將是央行加息的重要時點,預計這種情況最早會發生在明年二季度。”
但陳勇同時指出:“這種加息還不能認為是進入一個加息周期,最合適的理解應該是利率回歸正常水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