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7 02:13:41
不僅僅是2008年財務數據,許繼集團2006年度財務數據也有著多個版本。
每經記者 李智
醞釀了一個月,許繼電氣(000400,收盤價20.11元)價值18億元注入大股東許繼集團資產的重組方案終于破繭而出。昨日復牌后,許繼電氣的重組方案受到了市場熱烈追捧,走出了“一”字型漲停,全天成交僅58.51萬股,換手率0.22%,顯示出賣方的惜售心理。可是在這份被市場寄予厚望的重組方案背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卻發現許繼集團在其公開披露的財務數據上存在著多個“天差地別”的版本,而這也為此次集團注入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披上了重重迷霧。
注入資產
預估值18億 溢價達207%
許繼電氣昨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15.18元/股的價格,向第一大股東許繼集團定向增發不超過11989萬股,以收購許繼集團下屬估值約18.2億元的電力裝備制造主業相關資產。
公告顯示,這部分資產主要包括福州天宇97.85%股權、許繼軟件10%股權、許繼電源75%股權、許繼昌南60%股權、國際工程100%股權、上海許繼50%股權、晶銳科技45%股權以及大功率電力電子相關業務和許繼集團擁有的目前由公司使用的土地、房產。以上標的資產賬面凈值約為5.93億元,對應的預估值約為18.2億,整體溢價高達206.91%。
許繼電氣在交易預案中為投資者描繪了一幅美好藍圖。公司表示,“本次交易能夠有效減少關聯交易和避免潛在同業競爭,增強上市公司輸變電裝備系統集成能力和綜合配套以及公司整體承接國際輸變電工程項目的能力,從而顯著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競爭力。”
此次已經是許繼電氣第三次嘗試定向增發購買大股東資產了。
2006年,公司董事會通過了定向增發5500萬股,募資3.5億元以收購許繼集團直流換閥業務,但是由于截至募集資金使用項目的資產評估報告有效期2007年5月31日止,這一增發方案依然未能順利實施,第一次嘗試就此擱淺。
2007年11月13日,公司再次啟動資產重組,擬以每股16.42元的價格向許繼集團定向增發7369萬股,以收購許繼集團持有的福建天宇等5家公司評估值約12億元的股權,但是由于熊市中公司股價暴跌,最后這一方案也不了了之。
08年財務數據
凈資產相差高達30億
在仔細閱讀了許繼電氣非公開發行預案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驚奇地發現,姑且不論此次許繼集團擬置入資產評估增值超過2倍之多,更重要的是,許繼集團自身的財務數據就存在多個版本。
根據此次非公開發行預案,2008年年末,許繼集團總資產127.77億元,總負債88.63億元,凈資產39.14億元。但是這一數據與
中國平安(601318,收盤價56.00元)
前不久發布的一則公告透露出來的信息卻有著極大差異。
4月22日,平安發布的《關于平安信托授權許繼集團2009年度原對外擔保展期總額度的公告》顯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許繼集團未經審計資產總額為109.98億元,負債總額為人民幣100.63億元,凈資產為人民幣9.35億元。”可以看到,兩公告披露的凈資產相差30億元。
此外,有關許繼集團2008年經營情況的財務數據也不一致。在4月22日的公告中,中國平安并沒有透露許繼集團2008年度的收入與利潤數據。而許繼電氣的非公開發行預案顯示,2008年許繼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1.57億元,利潤總額2.01億元,凈利潤1.47億元。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許繼集團網站上發現,許繼集團在進行集團介紹時稱,集團公司“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81.02億元 (含稅)、利潤6.1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1.1%和21.8%,創歷史最好水平。”集團網站上的收入和利潤數據較非公開發行預案中的相關數據分別高出94.90%和203.98%。盡管集團網站未說明究竟披露的是凈利潤還是利潤總額,但預案中披露的收入與集團網站披露的收入相差也近40億元。
許繼電氣在預案中稱,此次非公開發行預案中所公布的許繼集團財務數據都是經過審計后的數據。雖然一般來說,企業在經過審計調賬后所正式報出的財務數據會和未審數據有一定區別,但是許繼集團凈資產在審計前后竟然出現了近30億元差額,而不同渠道顯示的集團收入數據也差異極大,這不由得讓人感到奇怪。
某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告訴記者,一般說來,在進行審計調賬以后,公司財務數據的審定數和未審數之間會有一些差異。但是像許繼集團這樣凈資產的審定數高出未審數近30億元是極其少見的。由于當年凈利潤一項最終會結轉至資產負債表中的凈資產相關科目,因此如果把許繼集團網站上公布的收入和利潤數據看作未審數據,那么經過審計后,公司收入和利潤將大幅減少、凈資產卻大幅增加,這一結果也不符合常理。
06年財務數據
三個版本 無一雷同
不僅僅是2008年財務數據,許繼集團2006年度財務數據也有著多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由于為許繼集團提供1億元擔保,2007年8月30日,銀鴿投資(600069,收盤價7.17元)發布了相關公告,稱經審計后,截至2006年年底,許繼集團資產總額為90.59億元,凈資產32.80億元,2006年度實現凈利潤8208.65萬元。
第二個版本:兩個多月后的2007年11月13日,在許繼電氣發布的非公開增發方案第7頁顯示,2006年年底許繼集團經審計后資產總額64.51億元,負債總額59.31億元,凈資產5.20億元;2006年實現營業收入25.06億元,利潤總額1.73億元。
第三個版本:許繼電氣剛剛發布的最新非公開發行預案顯示,2006年年底許繼集團96.74億元,負債總額63.74億元,凈資產32.99億元
(這一數據與銀鴿投資當年公告中數據很接近);但是此次最新非公開發行預案顯示,2006年許繼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59億元,凈利潤2.15億元,這兩項數據又與銀鴿投資當年公告相差甚遠。
由于上述每一個版本的許繼集團2006年財務數據都是 “經審計后”的數據,那么到底哪一個版本的數據才能真實反映許繼集團2006年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試圖聯系許繼電氣和許繼集團希望了解此事,但都未果。
許繼集團的財務真相到底如何?此次許繼電氣花高價置入的資產真是物有所值嗎?《每日經濟新聞》對此將進行追蹤報道。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