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風險越來越大 尋找補漲機會
2009-07-03 02:37:41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周四滬深股市繼續上漲,滬綜指漲1.73%報3060.25點,深綜指漲0.98%報987.02點;成交量顯著放大,個股普漲。
保險股、采掘類股漲幅最大,地產股漲幅一般,黃金股中紫金礦業大漲,但其余兩股滯漲;有色股中銅類股滯漲,但前期滯漲的鋁業類股補漲。總體而言,3000點之上投資者心存猶豫,不約而同去買漲幅落后大勢的個股,造成補漲類股階段性走強。前期跳水的萊茵生物連拉三個漲停,近期流感疫情陡然加重,給了藥業類股繼續炒作的題材。
近期美元處于極其敏感的位置,有可能短期內選擇突破,如果真是這樣,有色金屬及黃金期貨將出現一波脈沖行情,持有黃金類或有色類個股的投資者應特別當心。從商品期貨走勢看,黃金及有色金屬處于震蕩格局,毫無方向感,未來走勢要么因美元突破而扭轉,要么被新出的經濟指標扭轉。
數月來有個跡象較明顯,這就是我國正不聲不響地為人民幣國際化做準備。最新的消息是“央行批準企業以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結算”,再以前這方面消息更多,較明顯的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數月來,我國新推出鋼材期貨等許多期貨品種,速度超過以往數年。另外,力推創業板、股指期貨等也都不是偶然,應均有這些考慮在內。
如果人民幣中遠期方向是成為國際儲值貨幣,那么投資者對我國的通脹預期就不能過高,即頂多只能預期溫和型通脹,絕不可預期惡性通脹,因這必引發管理層強力干預。作為一個有國際信譽的、有潛質的貨幣,保持幣值穩定自然很重要,不能因為圖一時小利而放棄該原則,要不然會因小失大。從常識看,央行不會等通脹完全形成后才動手干預,一定會打提前量。
本輪行情純為流動性推動,其他原因均為次要,因此通脹何時形成即決定行情走向。近期有消息稱6月份信貸量極大,不過筆者認為這有點離譜,料放縱行為可能已到盡頭,年內余下時段信貸當以緊縮為主,至少也是不再過度縱容,對此投資者不可不防。
緊縮流動性有個漸進過程,一般不會急速轉向,所以股指仍有上漲慣性,繼續上漲為大概率事件,只是時間無多,漲幅也應有限。未來有兩件事可預期:一為新股壓力漸漸加重,二為信貸增速漸漸放緩。此消彼長后就可能造成股指由單邊上漲轉為橫盤整理。當前股指似乎“只會漲而不會跌”,在感覺上較安全,但感覺未必可靠,筆者認為越是這樣就越要當心。
操作上,因股指還可能上漲,手腳靈活的投資者應還能操作,當前以半倉炒作些補漲股較為合理,持股一旦漲上幾天便可考慮換股操作,不宜過度留戀。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