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投資理財

每經網首頁 > 投資理財 > 正文

結構性產品復蘇股市金市或是掘金地

2009-04-07 02:23:34

每經記者  馬駿骎  發自上海

        3月份以來,中資行外資行紛紛發行結構性理財產品,產品掛鉤標的涵蓋了股票、匯率、商品現貨價格等,結構性產品呈現復蘇跡象。這是否意味著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過去?危機中如何投資和解讀結構性產品?針對這些問題,東亞銀行(中國)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柏軒以及德意志銀行(香港)全球市場部王軼丁日前接受了  《每日經濟新聞》(下稱“NBD”)記者的采訪。

        NBD:怎樣判斷現在的全球經濟形勢?

        陳柏軒:我認為美國經濟和歐洲經濟都不容樂觀,全球經濟面臨滯漲風險,具體表現在流動性泛濫,市場波動性依然很高,實體經濟未來復蘇力量有限,遠期通脹風險在上升。

        NBD:危機尚未見底,投資結構性產品是否依然有風險?

        王軼丁:其實市場始終和投資情緒存在反向關系。市場在高位時,潛在的風險已經很大了,但投資情緒卻不斷高漲;市場在低位時,投資者卻變得保守。拿股市來說,現在無論是A股還是H股,估值都已經比較低了,市場的確有很多機會。

        NBD:在目前市場比較動蕩的情況下,結構性產品有哪些比較好的掛鉤標的?

        陳柏軒:我們認為在保本的前提下,結構性產品可以捕捉動蕩市場的一些波動機會,近期我們看好的是黃金和A股市場。首先,在全球經濟衰退、主權信用風險上升,以及全球貨幣猛增的情況下,黃金的避險和保值功能凸顯,金價依然有支撐因素。對于A股,第二波金融海嘯對中國的負面影響比較有限,中國的政策組合拳刺激經濟將發揮作用,股市存在上漲空間。

        NBD:包括結構性產品在內的理財產品目前普遍收益不高,且以保本產品為主流,投資者應該怎樣在整個投資組合中對此類產品進行配置?

        陳柏軒:我們認為投資者應該明確自身的投資需求,合理配置不同資產類別。從主要理財產品類型來看,我們認為短期固定收益類產品有助于滿足亂市中對流動性的要求,可以適時買入;信托類產品受幾次降息影響,優勢已經降低,但基建投向類優質信托產品仍值得關注;結構性產品能夠把握市場波動機會,除了保本產品外,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還可以選擇部分保本產品或非保本海外基金增加回報潛能。

        NBD:我們發現不少投資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都有一個困惑是,現在產品的參與率比過去要低很多,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是參與率越高越好?

        王軼丁:參與率指的是投資者投入本金所產生的利息部分同期權的公允價值之比。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降息和市場波動性較大,都導致現在產品的參與率比過去差很多。但參與率下降是市場環境造成的,與產品好壞無關,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標的,以及產品設計是否合理。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 | 一及片中文字幕 |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 | 亚洲v日韩v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 三級亚洲人Av在线影院 |